但后來他發現,隨著學力等級的提升,自己的身體也會得到改造,對能量的儲備和利用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強。
那么,當這種改造、強化達到某種極致……
想要提升學力等級,貌似很簡單,只需要多參加比賽就行了,但系統卻只將其作為備選方案。
這說明了什么?
這是否意味著,和其他方案相比,成為學神更加艱難?
還是說……即使自己成就了學神,也可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好吧,不管怎么說,自己在未來十年里,總的發展路線,現在已經差不多可以確定了。
首先,盡可能在十年之內,將每個學科都提升到巨匠等級。
然后,再想辦法提升學力,成就“學神”。
最后,在充分挖掘系統潛力的同時,盡可能推動生命科學和信息學的發展。
如果沒有系統,不能用獲得的學術點來提升腦力,那么要想達成任何一個目標,都只能是癡人說夢。
但現在嘛……
如果自己全力以赴的話,多少還是有那么一點可能。
江寒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收回了放飛太遠的思緒,開始考慮眼下。
最多半個月之內,自己就能擁有25個以上可分配的學術點。
到時候,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學術點合理地分配掉,進一步提升腦力。
然后,不放過一切機會,參加各種競賽,盡量提升學力等級。
平時沒事的時候,使勁兒學習,各個學科齊頭并進,步步為營,向終極獎勵發起沖擊。
最后,努力多賺錢。
無論哪個學科,搞研究都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
在不缺乏腦力和智慧的前提下,錢多才是王道。
要是不想將來被缺錢的問題掣肘,就必須盡量掌控更多的財富!
江寒看向系統UI右下角。
【震驚商城】和【虛擬空間】,這兩個按鈕已經再次變成了彩色,處于可用狀態。
雖然震驚點數來得容易,但也不能亂花,一定要得合理、高效才行。
至于【虛擬空間】……
那里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研究透徹,以后每天晚上睡覺時,不妨去探索一下。
反正也不耽誤白天的學習和生活……
江寒計議已定,就進入了“虛擬空間”。
這里已經很久沒進來過了,但里面的所有東西,仍然保持著上次離開時的樣子。
工作臺上擺著各種各樣的工具,地上則“躺”著一大片晶體管電路。
算術邏輯單元ALU、隨即存儲器RAM、寄存器……
江寒欣賞著之前的工作成果,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手搓CPU,這份中斷了兩個多月的工作,終于可以繼續進行了。
江寒回憶了一下,找到了當初的思路,然后就開始動工。
接下來要做的,是控制單元。
ALU、RAM和寄存器都必須在控制單元的指揮下,才能協調工作。
此外,還要負責對指令進行解碼,并決定下一步讀取和執行哪個指令。
說起來,控制單元的電路還是挺復雜的,但江寒早就畫好了草圖,現在只需要按圖索驥就行。
大約5個小時后,江寒終于做完了控制單元。
接下來,還需要把已經做好的這些東西,全都組裝在一起。
這又花去了江寒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最后,成品的晶體管CPU,終于擺在了他的眼前。
這個CPU雖然有點簡陋,功能也不多,但設計理念上還是挺先進的。
也不知道實際運行起來,會是什么樣?
江寒不禁有點期待。
但在投入使用之前,還必須對其進行一些測試,確保電路邏輯上沒有BUG。
江寒拿著測量工具,一部分、一部分地檢查著。
大約一個小時后,確認沒有什么問題后,他才給CPU通上了電。
由于沒有鍵盤,也沒有顯示器,他使用了替代方案。
首先是一組32個的雙態開關,用來把指令和數據輸入內存。
不同的開關狀態組合,代表了不同的機器指令和操作數。
至于計算結果的輸出,則使用了非常原始的指示燈方案。
他在信號輸出端的每根線路上,都連上了一個LED燈,展示對應的輸出位電平高低。
由于是32位的總線,一共就需要32個LED。
哪個LED亮起,就代表該數據位取值為1,反之,則是0……
系統加電后,很快就進入了待機狀態。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