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解決圖形抖動的問題,通常來說,只能求助于機械。
比如將圖紙固定,然后勻速移動線性CCD感應器……
沒錯,這就是掃描儀的工作方式。
江寒看了眼停工待命的8臺刷分機器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機械臂的升降是完全可控的,如果將相機固定在機械臂上……
但深入一想,他就搖了搖頭。
DOS是單任務、單用戶的系統,同時執行兩個以上程序,很不好弄。
也就是說,很難在控制機器人的同時,運行相機驅動程序捕獲圖像。
當然,非要較真的話,通過編程也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其中一個程序,設置成駐留內存模式。
又或者采用一些特殊的編程技巧,分時間片,輪流操作兩臺機械……
之前他用一臺計算機,操控8臺機器人輪流刷分,采用的就是后面這種方式。
然而……
考慮到文件處理本身,就需要大量的運算,如果同時還要操作一臺機器人……
以286的可憐機能,恐怕有點力不從心。
江寒思考了一下,將眼光放到了簡易繪圖儀上。
這玩意雖然簡單,但也具備步進電機,以及相應的傳動結構,而且還擁有微處理器。
所以……
江寒當下就三下五除二,將繪圖儀拆了開來。
然后利用里面現成的傳動結構,改造出一個能帶動CCD傳感器,進行反復、勻速運動的小裝置。
最后江寒又將這個小裝置,和相機組合到了一起。
接下來就簡單了。
江寒使用改進后的相機,再次將Killer無人機的圖紙,從頭到尾掃描了一遍。
只不過,這一次他采用的是分頁掃描法。
先展示出圖紙的第一個片段,讓相機掃描并保存成文件。
然后手動滾動圖紙,展示出下一個頁面,再讓相機繼續工作……
反復進行了二十多次,無人機圖紙就轉換成了二十多張照片,保存到了286的硬盤中。
江寒再次預覽了一遍。
這次的效果比上次好多了,得到的圖像質量,幾乎趕得上普通掃描儀。
江寒滿意一笑,隨即利用網絡工具,將這份技術資料共享給了外面的終端電腦。
退出虛擬空間后,他先在終端電腦上接收了一下,然后利用各種現成的工具,將圖片加工、處理了一下,打包成了PDF文檔。
再給Pdf文檔加個密,保存到新U盤里,就可以交給老江,讓他去找夏如虹,研究生產事宜了。
那么,做了這么多事情,到底花掉了多長時間呢?
江寒看了眼手機,結果……
從進入房間里算起,現實中才過去不到半個小時!
隨后他就出門左轉,回到了游戲工作室。
方源和小魚兒已經來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操作著電腦。
江寒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