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說,蘇婉瑩這姑娘,還真讓他有點頭疼。
小蚊子年紀幼小,個性又豁達,還比較好處理些。
蘇婉瑩的個性卻十分執拗。
好在她還算有分寸,當著夏雨菲的面,絕不來糾纏。
所以這些日子以來,江寒還算消停。
但有些眼神里的東西,實在是很難遮掩得干干凈凈。
日子久了,就算夏雨菲再遲鈍,也該發現點端倪了。
雖然小媳婦絕口不提這件事,但隱約中已經敲打了他好幾次。
哎,怪只怪自己太優秀……
江寒這頓飯,吃得并不少,但其實,多少有那么點食不甘味。
吃完飯,他就帶著方源回房,然后投入了緊張的學習中。
晚上九點半,江寒準時上床,一頭扎進了虛擬空間。
幾天的功夫,學以致用積分已經積攢了足足上萬億!
這么多“錢”,怎么花才好呢?
江寒琢磨了一下,用力一握拳。
不如,就在今天,開始搭建超算!
超算這玩意,說起來很高大上,但其實,在技術日漸成熟的現在,和幾十年前比起來,已經簡單了很多。
由于摩爾定律的存在,早期的各種超級計算機,都是采用的專用架構。
比如江寒在燕大圖書館得到的“晨曦III型”,就是屬于此類。
這種超算設計十分復雜,也談不上什么性價比,所以到了90年代后期,逐漸被業界舍棄。
到了最近幾年,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新一代的超級計算機,絕大多數都采用了通用的MPP架構。
目前在超級計算領域,Top500排名之中,基本找不到其他的架構。
不吹不黑,做一臺超級計算機,比做一個普通的集成系統,其實也復雜不了多少。
只要舍得投入資金,買得起足夠數量的CPU,就有機會擠進Top500排名!
有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2007年,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法蘭克·米勒博士,曾經用8臺PS3,借助Linux系統,組建了一個PS3超算集群。
同年,麻省大學物理系的高瑞夫·肯納,也用16臺PS3外加FedoraLinux系統,打造了一個名為“重力網”的超級計算機。
甚至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也在2009年,購買了1700臺PS3,用于組建超算!
而究其原因,不過是PS3有著領先同時代PC許多倍的浮點運算能力罷了。
綜上所述,組建超算的技術門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而且,MPP架構有著非常良好的擴展性,“窮人”的超算也可以隨時追加投入,一點點升級為“富人”的超算……
江寒很快就確定了目標,在商品列表中購買了十個高性能處理器,又選購了配套的主板、內存、機箱等外設,然后組建了10臺類似刀片的服務器。
隨后,他又買了一臺高速交換機,然后按照服務器的接口配置,進行改造和適配。
改造之后,他特意測試了一下,這個交換機的最低延遲只有100納秒,而最高帶寬吞吐量,卻高達96GBits每秒!
實話說,這個交換機才是這個超算的核心設備,有了這個東西,那10臺服務器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