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四月,給他們倆月時間準備考縣、府、院三試。距離八月還有四個月,八月再考鄉試。
明年二月再一次春闈,這么一來天下的讀書人、舉子們哪兒還有心思琢磨這件事啊!
啥事兒比自己準備去考秀才、舉人,甚至進京大考來的重要啊?!
弘治皇帝聽得這話,不由得眼前一亮!的確,用開恩科把這些讀書人的心思給拘了。
那他們哪兒還有時間去考慮什么唐伯虎、春闈案啊,先考慮自己怎么準備考試吧!
“臣以為,張侖所提略顯粗糙但其法可用。”李東陽沉吟了一會兒,率先出聲:“只需稍加改動即可。”
劉健也站出來了:“臣附議,此法可為皆得嚴懲又并非絕其生路。可堪做楷模先例,日后照循。開恩科亦是可行。”
“張侖所提之法雖是新奇,卻又合情理。既懲戒相應人員,又并無過激之舉……”
謝遷這個時候也說話了,而弘治皇帝身邊的蕭敬早已經著人將剛才張侖所說記錄下來。
現在呈給皇帝來看,張侖倒是覺著有些驚訝。
剛才他就隨口的侃侃而談,沒有想到竟然有人真的可以把他的話全都記錄下來。
這也讓他對古代的這些內官有些刮目相看,要知道他們現在都是用毛筆啊!
而張侖是知道自己的語速的,用毛筆還要記錄下來他說的話還得工整。
這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得足夠好的記憶力還得手夠穩。
必須得一心數用,一邊聽一邊記一邊還得寫。
“陛下,小子的方案可是給您了……”張侖笑嘻嘻的拱手作揖,那意思很簡單:好處呢?!
弘治皇帝聽得張侖的話,不由得笑罵道:“真是掉錢眼里的小子!”
突然間弘治皇帝看著張侖那張俊俏的臉,心生促狹。這臭小子,整天鉆錢眼里去不收拾你一下不行了!
“蕭伴伴,著令:英國公張懋孫張侖,御前擬考,才學上佳……”
張侖心里撇了撇嘴,這古代皇帝就是麻煩。一個賞賜得扯好半天犢子說一堆廢話,最后才是提到賞賜。
“特賜文房四寶、十三經,御賜飛魚服、御制繡春刀,以資鼓勵!”
說完,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著目瞪口呆的張侖頓時覺得無比痛快!
這臭小子,每次著他入大內辦事。別人都是歡天喜地的,唯獨他就總琢磨怎么弄點兒好處。
“小子謝陛下厚賜……”張侖一臉郁悶,這尼瑪的皇帝真小氣!
給一堆沒啥卵用的玩意兒,你還不如給點兒銀子實在啊!
“小小年紀莫學那商賈脾性,你張家也是富貴人家總這么好財貨傳出去不好。”
李東陽見狀,笑著寬慰張侖。
張侖耷拉著眼皮兒,嘆氣道:“您是有俸祿的,自然是不愁這些銀錢……”
“可小子又不想靠著家里的錢吃飯,這就得自己想轍掙銀子吃飯了啊!”
說著張侖就點了點自己手上的情況,話本賣出去了前后進賬差不多六七千兩銀子。
算下來這似乎不少了,可架不住張侖自己花錢也是大手大腳的啊!
莊子里孩子們每日三餐有菜有肉,人吃馬嚼的打底就是百多兩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