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州缺人了,這金礦怎么開?!
金礦產量少了,內庫、戶部都著急啊!必須抓苦役!
九邊諸家的取死之道之一,亦是他們手上藏了不少的礦脈。
比如杜家,他們就藏了好幾處鐵礦、銀礦偷偷的開采煉制。
也正是這些調查局提交到了弘治皇帝手上的報告,堅定了弘治皇帝必須懟了他們的決心。
臥槽尼瑪!居然挖朕的墻角?!搞他!必須搞他!
戶部佀鐘早知曉這些事兒了,至于弘治皇帝要搞一搞九邊這些暗搓搓使壞的狗犢子們。
他那是舉雙手雙腳贊同的,必須搞他們啊!
這票狗犢子幾乎都無法無天了,也該讓他們吃吃武器了……
楊一清現在則是已經不關注這些事情了,自從張誠接手之后他就再沒有去管過。
他現在開始緩緩的收拾行囊,對于他的任命并沒有直接下來。
僅僅是調他回京師表示另有任命,至于要他負責哪個一個部門卻沒有明說。
但從李東陽給他的私信中,話里話外這是好事兒不是壞事兒。
只是這件事情,對于他楊一清來說亦將是一個更大的考驗!
“咱家就不送石淙公了,這九邊三鎮還需有人坐鎮呢!”
張誠笑瞇瞇的帶著人,把第一批萬余囚徒送到了九邊外。
回京述職的楊一清則是這次押運的負責人,而國防軍的一個旅已經開赴九邊負責押運……
“這……這癡虎兒啊!……”
弘治皇帝一臉哭笑不得,這孩子總是要給自己鬧點兒從來沒出現過的事情處理。
這次火篩悍然殺入關內甚至殺奔京師,差點兒就把潮白河給端了。
各勛貴家子弟吃了大虧,還好虎頭老國公和癡虎兒及時趕赴。
否則的話大明的勛貴說不準又得遭受一次土木堡那樣的損失,即便是及時趕赴他們也損失不小。
成國公家的庶子戰死了倆、保國公家老三重傷,哪怕是兩宮的周、張二家亦有子弟躺下了。
大家咬牙切齒的琢磨啥時候出兵,去報仇雪恨的時候……
這尼瑪傳回來的消息,是火篩認慫了?!
認慫不止,還親自動手抓了萬余韃靼諸部頭人及其親眷送來?!
這……這特么神馬操作?!
弘治皇帝在發懵,其實內閣三大學士又何嘗不是。
劉健感嘆,這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太快、太刺激了。
昨兒內貨還是威脅大明的心腹大患,結果今天就成為大明梳理草原的一把好刀。
謝遷哪怕是長著閣老的腦袋,也是轉了幾圈、配合張小公爺、戴義的奏章才看明白了。
明白是明白了,可這事兒咋處理啊?!
勛貴們那邊怎么交代啊?!
這銀子又怎么分配啊?!
最重要的是,這事兒到底誰去辦?!
“陛下,此事倒是推行帝國新幣之大好時機!”
李東陽率先發言,卻見他躬身作揖道:“更可借此,將帝國新幣推至九邊諸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