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之事,亦與您有關!您……走不得。”
玉螭虎眉頭一皺,他可不想摻和到這件事情里太多。
武將就是武將,老老實實的打仗就完了。
這類事情該交給文臣的,就交給文臣。
除非出現了太大的紕漏,否則的話張小公爺完全不想摻和。
李東陽倒是用眼神讓張小公爺少安毋躁,邊上的老戴義亦是用眼神安撫張小公爺。
都知道這位小祖宗那是順毛摸才行,要惱了當場就能給你掀桌子。
當年雪夜里,那爐火茶湯旁。
沒見那會兒的劉大夏,都被罵的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么?!
“本汗知道,就算是拼盡全力本汗亦是活不過你的……”
火篩望著張小公爺,聲音有些飄渺。
而李東陽聽得火篩這句話就知道,火篩這是要認輸了。
不僅是認輸,而且是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希望能換取些什么。
“韃靼諸部,本汗會為大明將其鋪平、使其融入其中……”
火篩說著,眼神一直盯著張小公爺。死死的盯著。
“但韃靼,不能在本汗手里消失!”
李東陽和老戴義瞬間恍然,難怪火篩要張小公爺留下來。
要讓韃靼并入大明,可又得一定程度上讓韃靼繼續存在。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稍微處置不當這談判就可能黃了。
火篩現在的時間不多了,冬季說來就得來。
他沒有時間再繼續折騰下去,他需要馬上得到答案、馬上進行交易。
他也沒有太多可以談判的資本,除了出賣自己的武力之外……
“韃靼文字可以保留,但必須學漢字、學官話!”
張小公爺其實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了,只是沒有形成條陳。
這玩意兒也有先例嘛,把后世的一些點結合進來就完了。
當然,這個先例對于大明朝來說還真是沒有的。
“青壯可以選擇為帝國臣民,部族則組成‘大明帝國草原貨殖會館’……”
其實這玩意兒就是一定程度上重復于黔州的操作,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青壯愿從軍者,編入‘帝國皇家國防軍’內整訓、分配至各支軍伍。”
“草原上需要筑城,以直道相連。”
望著火篩,張小公爺沉聲道:“老幼婦孺入城居住,在附近耕作放牧。”
“耕作技術及農具,帝國會給你們提供……”
火篩看不出在想些什么,對于張小公爺的陳述他沒有打斷、亦不曾詢問。
而李東陽和戴義倆老狐貍則是偷偷的互相換了個眼神,那心底里的震驚有些掩飾不住了。
雖然他們都覺著張小公爺玉螭虎是天縱奇才沒錯,但如此轉瞬間就拿出方案來……
這就真的比較嚇人了!
雖然張小公爺的方案還是比較粗略的,但有大方向細節他們就好補充了。
比如如何讓韃靼人順利的融入大明,如何消除隔閡、如何讓這些原本游牧的部族停駐下來。
李東陽甚至現在都有了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