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為人之根本!”
高或不高,人論而已。自強為根,方是正理。
此時的唐伯虎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位少年恩師,教導的真諦。
亦是因此,他越發覺著自己的少年恩師是如此的高深莫測。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那位少年恩師的年少軀體里藏著的是一只來自于未來的老狐貍。
當會試結束后,舉子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三三兩兩的開始在潮白河走走,或進京師感受一下京師的繁華盛景。
先期抵達了京師的各家學派亦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開始組織自己人準備講學。
那些舉子們即便以后不是官宦,亦都是這天下讀書人中的翹楚啊!
必須要開始講學,若是能夠影響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
這對于各家學派來說,那都是極大的好事兒。
亦是在這個時候,突然間帝國皇家軍部、弘治皇帝宣布了一條旨意。
通過邸報、《帝國時報》,大家大致知道了這道旨意的意思。
簡單說,就是韃靼的數次叩關而九邊諸衛所幾乎沒有任何作為。
這讓弘治皇帝很森氣,后果很嚴重。
于是在軍部的主導之下,弘治皇帝準備整頓九邊防務。
首先就是所有的衛所兵卒全部重新考核、篩選,原所屬指揮使、將校則是到京師。
就讀帝國皇家軍事學院、帝國皇家軍官學校,如果無法通過考核不得再擔任軍職。
而同時,軍部將派出由保國公朱暉率領的國防軍三軍前往各處衛所。
一則接替其防務,其次則是考核軍卒淘汰留任。
留任者經過訓練考核后,可并入國防軍領月銀當值。
而淘汰者則是還歸民籍,發放屯田供其耕作。
逃卒可登記回民籍,但三代內不得入庠、不得從軍。
這次的出兵并沒有特別的隆重,甚至主持出兵的都只是太子朱厚照而已。
就在舉子們有些莫名其妙,為何這次出兵會如此低調的時候。
遙遠的草原上很快的傳來了消息,讓他們知道了為何國朝會如此低調。
在得知了國朝出兵接替并加強九邊防務后,那位剛剛歸順國朝的韃靼共主火篩大發雷霆!
直接將一支隸屬于簪纓貨殖會的商隊,驅逐出了他的部落。
更糟糕的是,這位火篩大汗唯一的女兒正好回去探親。
國朝甚至連制衡的手段都沒有,那位大汗已經派出了快馬使節要求國朝給一個解釋。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啊!
九邊的防務加強了,可不就是在防備著那位剛剛歸順的火篩汗王么?!
甚至這三個軍、一個副總長的配置,發動對韃靼的進攻都并非不可能的。
結合帝國低調的出兵,那位草原上韃靼的汗王不因此發怒才怪了。
但內閣、軍部似乎并不打算就此妥協,這使得發榜前的京師頓時充滿了陰云……
“內閣真的不打算與火篩解釋么?!”
李福達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似乎極為掙扎。
書房里,幾個心腹大氣不敢出的垂手而立等待著他下一步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