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這才符合劇本的走向嘛,你們不撕逼朕腫么做中人?!
當然啦,幫朕站臺的決計不會虧待!
那賞賜必須杠杠滴給,只要給朕干活兒必須日子過的好!
至于跟朕作對的么……且爾娘之!統統灑掉~灑掉!
唔……好像不能灑啊!保國公朱暉上奏,晉陽等衛已然控制在軍部手里。
國朝要加強對各衛所掌控,必然是需要再修直道的。
所以,這人手嘛……
第一天的經筵辯講在一頓口水和嘴炮中,湛甘泉等人占據上風中結束。
弘治皇帝只是主持開局、閉幕,至于這長達數日的經筵辯講他是不來滴。
來的只是禮部、庠序教諭部,及代表了皇帝、內閣的謝遷。
然后,一眾經筵辯講的學派很快發現了國朝的騷操作。
那就是:所有不支持湛甘泉學派的官員,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吏部選定外派。
第二天直接內閣擬定名單,下旨直接要求立即出京赴任。
頓時滿場各家學派滿心敲里嗎,這特么忒不要臉了罷?!
不過更不要臉的,那還在后頭。
新科進士們也被調查了一番,只要是反對湛甘泉學派出身的進士無一例外。
也全都被調配出京了!
內啥,黔州布政使司不是總嚷嚷缺人么?!
唔……都去!都去!
京師附近各支持湛甘泉學派的官員,在被摸底了一番后迅速讓其八百里加急入京。
參與到經筵辯講的投票中來,要共襄盛舉、要多讀學問。
這一下,那些扛起大旗反對湛甘泉的學派頓時臉就垮了。
敲里嗎!不帶這么玩兒的啊!
這特么忒不要臉了罷?!
湛甘泉似乎早料到國朝會有此著,只是無奈的笑了笑。
各家學派看似清貴、地位崇高,但實際上在帝國的面前不過蚍蜉而已。
螳臂當車,焉能不粉身碎骨耶?!
那些被調走的官員們,幾乎都是被逼著出京的。
調查局那群狗犢子比特么廠衛還狠,他們進來倒是不亮家伙了。
但隨口就說出你老家里幾畝田地、幾口人,某年某月跟某某青樓吃酒……
臥槽!這特么誰敢吊歪,還留在京師啊?!
無奈的他們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抓緊時間滾蛋,一面讓家人快馬給京師里的學派恩師們送信。
恩師啊!您可別傻了,跟國朝對著干咱們能有好下場么?!
學生這已經被丟到窮鄉僻壤去了,回頭不知道吏部尋什么錯處就得給撤了(腚眼不干凈)。
學生并非是貪圖富貴榮華(只是舍不得),但老師總得為衣缽傳承考慮罷?!
若是從此我學派被排除于官學之外,漢武帝時董夫如何擊垮百家,我學派便要如何崩塌啊!
恩師啊,還請三思切切!莫要一錯再錯……
如此情形之下,每場經筵辯講后便有數家學派子弟開始出入湛甘泉弟子的宅院中。
隨后他們在與湛甘泉老先生長談之后恍然大悟,旗幟鮮明、深明大義的站在了湛甘泉先生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