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爺,您說……這李福達所言可是真的?!”
張誠這會兒已經有些不敢置信了,這……這是個什么操作?!
“依我看,八成是真的……”
小公爺悠悠的嘆了口氣,這李福達……是個人物啊!
見張誠還是有些疑惑,小公爺便輕聲與他解釋。
很簡單,李福達已經是看出來國朝大勢已成,阻擋不得。
這個時候他會做何選擇?!
若是從前,他或許會如同歷史上的選擇一樣成為“張寅”了此殘生。
直至孫子那一代,才暴露了身份。
然而這一次他五個兒子,都被擒獲了。
海捕文書之下、國朝衛所變革之時,他想要再獲張寅那樣的身份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他這樣的人自然是不愿意躲在荒郊野地去,那么他能選的路唯有投靠國朝一途。
僅僅是交出這些名冊,或可換得生路。
但自己今生甚至子孫,都必然不可能入軍伍仕途。
所以,他選擇的是用這些名冊做見面禮。
雖然張小公爺不知道李福達接下來有何打算,但他肯定李福達要做的是大手筆!
是一筆能夠讓國朝不得不重賞他的功勛,唯有掙下如此功勛才可與子孫共享富貴。
“如此一來,天下……再無白蓮了!”
張小公爺點了點頭,這些人都是多次掃蕩的漏網之魚。
有些傳承了數代,逐漸才抬頭的。
若是再被連根拔起的清掃一番,想要再死灰復燃恐怕得五六十年之后了。
經筵辯講也很快的結束了,連續多日那些反對學派的官員幾乎都被外派。
同時大量支持湛甘泉學派的官員被抽調回京,那么選出的結果可想而知。
湛甘泉不負眾望,成為了“帝國弘文注釋院”院正。
支持于湛甘泉的各家學派,十人遴選為“弘文注釋使”。
五人為“弘文注釋郎”,內廷派一人為“司務”。
禮部、庠序教諭部,各派一人為“院監”。
如此組成的“帝國弘文注釋院”,將會在兩個月內籌備成立。
他們將負責對所有的古籍經典進行整理、校正、標點注釋,并作為官版刊印。
在經筵辯講落下帷幕塵埃落定之時,格根塔娜帶著五千韃靼各部族頭人、子嗣來京。
同時他們一并押送來的,還有近十萬白蓮門徒。
格根塔娜的這次到來,引起的是整個京師的轟動!
上次她只是率領著一部分人來依附,可這種甘當馬前卒為國朝征戰并押送戰俘過來的……
哪怕是武功赫赫的永樂朝,也是不曾有的盛事啊!
五千韃靼各部族頭人、子嗣,上表國朝懇請入帝**事學院、軍官學校,并入軍伍。
這……同時也標志著,韃靼真正的開始全面融入大明。
白蓮,將被湮滅了。
儒家學派,伏倒歸附。
韃靼……開始與大明,全面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