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議,新科進士暫不分派!”
吏部倪岳在朝班上站出來,躬身上稟:“且,元老院之事當于吏部功考后方可執之。”
倪岳的理由很簡單,新科進士們學識是夠了。
但執政經驗不足啊,若是現在直接委派官職恐怕得出現錯漏。
“稟陛下,臣附議!”
站出來的是庠序教諭部的方志方信之,便見得他大聲道。
“新科進士者,當再行‘觀政’、習‘行政’方可委派。”
倪岳聽得方志的話不由得心下喲了一聲,這老方看來又從玉螭虎哪兒混到啥新路數了啊!
“此番吏部功考,天下得功考上佳者一則調回京師傳授執政之法于新科進士。”
“二則可隨將入元老院之各部尚書,以熟各部……”
老方當然是從張小公爺那里聽來的,回去后就做了一個疏奏。
此時自然是能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一番話說出來,大致的意思就是吏部此番功考上佳者調入京師準備接替入元老院之尚書。
這些來京述職之官宦,單日隨各部尚書熟悉準備接任。
雙日則是至新貢院處進行政務講習,將治理地方心得體會整理成冊。
教授于新科進士們,以便他們可以就任地方的時候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新科進士們單日入朝堂、各部觀政,雙日則是聽講。
吏部進行功考之時,各部除了自身政務之外亦莫閑著。
如今天下舉子都赴京師趕考呢,干脆趁著這個時候各部亦單獨開科錄取人手補充。
各部開科錄取完畢后,他們還可隨新科進士一并觀政、聽講。
林林總總說了一大通,弘治皇帝及內閣諸大學士聽的是頻頻點頭。
回頭就讓各部擬定章程出來,準備貫徹此事。
看似在忙碌著學館,似乎無所事事的張小公爺此時卻瞇著眼睛手里捏著一封密信。
張誠就在他的面前苦笑的作者,輕聲道:“人沒找到……”
“這是從滇南八百里加急送回來的,里面的筆跡、白蓮印記確認過了。”
說到這里,張誠頓了頓:“是李福達沒錯!”
張小公爺攤開信來,看著上面的字句輕聲道:“陛下、軍部如何說?!”
“陛下想知道,您是否愿意去……”
張誠這么一問,小公爺的臉色頓時就垮了。
這特么李福達跟勞資是有仇罷?!
上回非說是跟自己交手,這也就罷了。
這回來的這封信還專門提到了自己,這是個嘛意思?!
張小公爺攤開信來,卻見上面只是簡簡單單的寫了幾行字。
“滇南即將生變,欲行黔州之事物還請玉螭虎親至春城。”
上面沒有署名,只是留下了一個古怪的符號。
這特么……都提到了黔州了,我還能不去么?!
滇南那邊其實一直都很困擾帝國,原因跟黔州相似。
但因為沐王府鎮守滇南且威望極高,所以還算是暫時能夠壓得住的。
這上面提到了滇南即將生變,憑借著李福達的本事……
恐怕這生變,不是什么小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