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十余萬占婆軍臨陣倒戈,恐怕安南要平息他們都得元氣大傷罷?!
“平占婆之亂,必為此番事宜重中之重!”
黎廷彥雙目炯炯,望著黎鏳沉聲道:“此事……陛下不得不慎!”
“且,這些占婆軍卒當管束起來、又須穩住軍心。”
黎廷彥很快的將自己的想法梳理了一番,對著這些朝臣們娓娓道來。
如果現在就開始對占婆軍伍的調查,說不準就會人心浮動。
最終他們不反都可能會被逼反,所以調查是肯定不成的。
“調他們到邊境防御明軍,再有我大軍督陣!可保其不亂。”
黎鏳點了點頭,這倒是個好法子。
若是將他們調到邊境上去,距離占婆甚遠對方也影響不到。
即便是這些人靠不住,十多萬人的炮灰還是挺好用的。
“只是……十余萬占婆軍,當有大將統籌鎮之!否則,亂則成害。”
鎮得住十余萬大軍?!
這些個文武大臣們不由得“嗡~”的議論開了,如今安南國多年未動兵戈。
先帝圣宗后期開始,整個安南就開始進入了休養生息狀態。
而如今的黎鏳也是以休養生息為主,所以幾乎沒有人有應付十余萬大軍的經驗。
鄭公路這位老臣被提做主帥的原因就在于此,只有那批老臣有經驗。
畢竟當時他們隨著圣宗南征北戰,指揮的大軍最多時有二十余萬。
“……此為老臣所想,老臣既是已退隱自不當多參與朝中事物。”
黎廷彥說了一番后,對著黎鏳躬身拜下行了一個大禮。
“陛下與諸位大人商議便是,老臣年邁不能久視……情陛下恩準老臣告退。”
這些個文武大臣們聽得這話,不由得楞了一下。
心下道,這位崇郡公還真是如傳言中一般啊!
恪守律己,毫不擅越。
陛下召他來要聽他的看法,他就老老實實的說了一遍。
但涉及到如何制策、派何人前往,他則自請告退不再摻和。
黎鏳沉吟了會兒還欲挽留,但見得黎廷彥堅定的眼神只好讓老太監送他出宮。
其余的文武大臣們則是留下繼續商議。
畢竟按那位占婆王所言,若是貝爾曼真湊足了五萬大軍……
明軍的水師未必就不會上岸啊!
可這派誰人負責為好?!
十萬大軍的話,這可不是小事兒。
如今安南東拼西湊湊起來的軍卒,攏共算下來有三十余萬。
可真正堪稱精銳的,實際上也不過十萬左右。
再有十余萬占婆軍如今心思不明,還需有人管束彈壓。
剩下的就不足十萬了,半數囤積在邊境線上隨時準備抵御大明的進攻。
“臣以為,崇郡公可負責管束、彈壓占婆軍!”
那位阮大人沉吟了會兒,拱手對著黎鏳沉聲道。
“我大越之內,若言有二十萬大軍統帥之能者……恐唯老國公莫屬!”
其余的大臣們不吭氣兒了,即便是武將那邊也沒人敢說自己能扛得住。
尤其是這十多萬不穩定的占婆軍,那堪稱是定時炸彈啊!
誰特么腦子抽抽了,要去盯著這一大群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