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愛子,她舍棄一切,希冀用幾桶汽油換來與小童的在天擁抱。
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她一直都在抗爭著,也許這抗爭不可取,也許這抗爭很可氣,也許這抗爭更可哀,但是在強大的命運面前,她一直擁有著自己最后的反抗權。
而今,這反抗消失了,對命運那僅有的一點把握也不存在了。她輸了,輸得一敗涂地。從今后,命運已對她視而不見。
對這個結果,大家很悲痛也很無奈,他們把陳小巧送進了精神病院。
王太白,這個也曾被命運無情嘲弄過的男人,此時除了心痛,更多的是哀嘆。面對苦難,似乎,他也漸漸地麻木。只是偶爾他好像會不合時宜地想起村頭的一個標語:敢跟政府對著干,當時就叫你好看。
二哥他們仍在咒罵著命運的不公,但是也都知道,此刻救小童更為重要。小洪、小秀這兩個年輕人,對命運的殘酷還認識不足,他們哭得死去活來。
趙小童的手術完成的很成功,雖然結果不太令人滿意。正如院長所說,他成了一個植物人,這輩子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
剛動完手術的那段時間,他進食只能依靠鼻飼。經歷了近兩個月的休養和訓練后,在陪護人員的幫助下,他勉強可以自己進食。
趙小童剛能進食的那會,所有人都產生了一個錯覺,認為上蒼對他還是偏愛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就可以恢復成一個正常人。
院長聽了,只能微笑地加以鼓勵。但是這笑的微小,又如撒旦的青睞,無情地將希望禁錮。
王太白蔑視苦難,但是不拒絕希望。他像一個真正的丈夫,在精神病院護理起了陳小巧。
而這,導致已成孤兒的他更是眾叛親離。堂兄對他搖搖頭,王太白,你真地沒救了。
對近似路人的趙小童,王太白傾其所有的去挽救。對事實上毫無關系的陳小巧,王太白用全部真情去陪護。這在別人眼里是偉大,但是在親友眼里則是愚蠢。
他們或許樸實,對別人有著付出,但是他們更現實,只關愛王太白,這個與自己血脈相連的人的幸福。我們可以幫扶,但不能把自己葬送。可惜王太白,太讓他們失望了。
這幾日,王太白病倒了。接二連三到來的不幸,對陳小巧全程的陪護,對小悅姐弟盡心的撫養,以及家族中人對他不解所造成的孤立,讓他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女兒小悅很懂事,在王太白休息的這幾天,她忙前忙后,里里外外,把家照顧的井井有條。這讓王太白暗自慶幸不已,多虧當年收養了這個女兒。
王太白感覺身體稍微復原后,就準備去病院照顧陳小巧。雖說院方也會照顧病人,但又怎及得上家人的一半呢?
對,我就是她的家人,她的丈夫。我要與她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王太白這么想著,不覺就有了些甜蜜。
“快吃,快吃,不想吃就餓死你”剛到病房門口,王太白就聽到一個略顯稚嫩卻又冷漠無情地聲音在大聲訓斥。
王太白忙推開房門,一下就讓他怒火填膺。陳小巧的四肢被分別捆綁在床的四角,一個小護工左手托一個碗,右手拿著把鐵勺使勁往她嘴里猛塞。
陳小巧的臉上和床上滿是飯粒,嘴角似乎還有些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