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籮荷送來的銀兩,鄭崇換崗后便去辦李牧吩咐的事。
找來一些游俠,閑散人等,將官塾里發生的事悉數告知。
“……我說的你們都記住了嗎?”鄭崇問到。
“記住了,記住了,您都說了好幾遍了。只是您說的是真的嗎?散播謠言可是觸犯《秦律》的!”一名游俠有些緊張。
“自然千真萬確,如果是假的,我怎么還會讓你們去散播,觸犯《秦律》我也跑不了。”鄭崇解釋道。
“那就好,嘿嘿,只要我們把這事傳出去,就有銀兩拿?”游俠們兩眼放光。
“不錯,而且傳的越快,傳的越廣,你們能拿的銀子越多。”鄭崇一邊說,一邊拿出大把銀子展示。
看著大把銀兩,眾人一臉渴望:“您放心,不出一個時辰,我保證全城的人都知道,這銀兩……”
“想拿銀兩?如果一個時辰內全城皆知,這些銀兩都是你們的。”鄭崇笑道。
“好,您等著,我們就這就去!”游俠們迫不及待。
“等等,你們先把我說的重復一遍,看看你們是否記住。”
為了確認傳達是否有誤,鄭崇還讓這些人當著他的面重復說了幾遍。
確認之后,鄭崇便打發了這些游俠,閑散人等,讓他們四處散播消息。
路上,幾個游俠互相討論著:“你們說,他花錢讓我們傳播這事,為的是什么啊?”
“管他為什么,反正我們只需要嘴皮上下一碰,就有錢拿。”
“說的也是,只是這事是真的嗎?我聽著有些玄乎啊!秦刑真的有這么恐怖嗎?”
“那是當然,我聽說還有更恐怖的。”
“快說與我們聽聽!”
“說可以,但你們要請我喝酒。”
“等拿到錢,我們請!”
“好!我以前隔壁住著一名牢頭,我聽他說……”
很快,官塾內發生的事滿城皆知,還被越傳越夸張。
其中刑罰的殘酷,恐怖,被升級到駭人聽聞的地步,人們因此更加不敢觸犯《秦律》,唯恐受到這刑罰。
另一個被傳夸張的是李牧,李牧幫助冒名頂替者范常的義舉,和他的兩番言論,受到了許多人的夸贊和同情。
一時間,大公子李牧之名,名譽滿城。
甚至有這么一句話廣為流傳:能和大公子李牧做同學,是人生大幸!
瞧那范常,只因和大公子做了幾天同學,大公子就替他還了巨額債務,讓其父母能頤養天年。
當然,也有許多人不信。
當時官塾內可是有不少人,一問不就知道了?
好事之徒們來到官塾外,攔截下路過學法的少年們詢問。
“這位氣度不凡的少年郎,聽說昨日官塾內……”
少年們見這么大的陣勢,事情還知道的這么清楚,周圍又有那么多被詢問的少年,自然不敢說謊。
而且,少年們也想李牧會像幫范常那樣幫自己,紛紛幫李牧說起了好話。
什么彬彬有禮,平易近人,為人謙和,好學上進……
就連李牧享受的特權,也被美化。事實已被證明,李牧比傳言中的更加優秀。
李牧美名,被荊城百姓口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