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3.13%
IDG:2.8%
其它:0.64%
此次A輪融資所出讓的12%股權,也將自動從B類股權轉為沒有表決權的A類股權。
各大投資方按所占股比出資,大約兩個小時之后,羅晟與各大投資者完成了協議簽署,資金會在十天之后準時打入公司賬戶。
6億的資金不是小數目,自然需要一點時間,但效率也很快了。
隨著A輪融資順利達成,完成簽約儀式不久,消息便已經在業內傳開。
藍星科技成功拿到6億,不計匯率變動折合大約7200萬美元的融資,公司估值為50億,也是目前為止在國內互聯網界唯一一家估值超過50億的未上市公司。
這邊行為消息剛剛刷屏還沒幾天,緊接著另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也被曝出完成了一筆超大額度融資的消息,便是阿貍巴巴成功拿到第三輪融資8200萬美元,比藍星科技還多了1000萬美元。
這個消息傳入羅晟的耳朵里,也讓他頗為意外,因為他記得阿貍巴巴第三輪融資應該是在明年開始的才對,而今顯然提早了半年多。
羅晟發現多半是因為自己的出現,讓這個世界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前后兩筆巨額融資的誕生,幾乎占據了業界新聞的頭版頭條,其中人們尤為注意到了軟銀資本,發現這兩筆巨額的融資事件,軟銀資本都參與了進來。
軟銀在藍星科技投資超過了1500萬美元,是此次A輪融資當中僅次于高盛資本的單筆投資,而在阿貍巴巴的8200萬美元融資當中,軟銀一家就砸了6000萬美元。
沒過幾天,又爆出了第三筆融資的消息,那就是盛大公司,參與融資的VC赫然有高盛和軟銀資本的影子。
華爾街尤為熱衷于投資國內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這三筆投資的誕生,讓互聯界再一次熱了起來。
內地目前最出名的四家未上市的公司就屬白度、滕訊、阿貍、藍星,業內媒體已經習慣于將這四家公司并列為“BALT”,稱之為國內互聯網未上市的四大巨頭,都是被投資界所看好。
其中被議論最多的當屬藍星科技和創始人羅晟,從2月份創辦公司到當下拿到同樣是第三輪7200美元融資,前前后后也才八個月的時間還不到,另外三家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有成立三年以上的歷史了。
藍星科技閃電式崛起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備受世人關注的原因便是創始人羅晟,從復大輟學創業,至今還是虛歲19左右。
這個年齡段,其他人都在大學校園鍍金的鍍金、戀愛的戀愛,而他已經創辦了一家估值50億的公司。
話題性不要太高。
不過對于于羅晟自身而言,都沒有關注,媒體倒是很想采訪他,不少的媒體機構都發出了邀請,想要對他進行一次訪談,但顯然,他沒有任何時間接受這種無意義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