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上半年的開發日程,羅晟召集了150名內部員工組成開發團隊,由許勇親自帶隊輔助,羅晟自己也進入開發序列。
與此同時,公司也在對外高薪聘請各類工程師。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許勇負責藍星音樂(MusicSpace)的開發,羅晟則是負責藍星視頻(BluestarVideo)的開發,但他不會一直埋頭在技術部進行開發工作,主要目的是把框架搭建起來,更多的作用是培養工程師的開發能力。
藍星視頻與曝風影音的區別,首先技術上就有區別,曝風影音不是在線播放器,并不是采用流媒體技術。
所謂的流媒體技術是把完整的影像和聲音數據經過壓縮處理后保存在網站服務器上,用戶可以邊下載邊獲取信息,從而無需將整個壓縮文件下載之后再觀看的網絡傳輸技術。
……
“早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包括微軟、蘋果等IT巨頭就看到了流媒體技術中所蘊含的潛力,也先后開發出了自己的產品,IETF則聯合眾多流媒體技術公司開始制定定相關的技術規范,希望將眾多廠商的產品能夠相互兼容,共同將市場做大。”
此刻,羅晟和開發組的成員在休息室坐在一塊的時候就開始交流技術,對于開發組的成員而言,羅晟絕對是他們心目中的技術大神,不但能夠拓展視野,關鍵還能學到很多新東西,絕對可以秒殺大學的計算機教授。
“1998年4月,IETF的多媒體小組發布了第一個標準化的流媒體通信協議RTSP1.0,這標志著流媒體技術的發展進入了標準化的軌道,除了微軟和Adobe公司之外,其他廠商如蘋果、Realworks、PacketVideo等,都在旗下的產品中支持了RTSP1.0協議。”
說到這里羅晟翹起了二郎腿,云淡風輕的說道:“不過我們的藍星視頻不采用現在市面上的任何流媒體技術公司的服務,因為它們的技術太遜了,我們自己開發新的流媒體傳輸協議,不對外出售,僅用于我們自己的產品。”
陸思明說道:“老大,你的意思是咱們的流媒體技術不支持RTSP1.0協議?”
羅晟點了點頭:“我要打造的是自己的生態體系,藍星科技‘全家桶’,到不是因為傲嬌和缺錢,選擇不走RTSP1.0協議,是因為該標準的制定者根本就沒有充分的預測到互聯網寬帶的快速增長,以及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還有代理服務器的大量存在。”
“此外,在傳輸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堅信,接下來的幾年必定是網絡視頻大爆炸的幾年,我不用RTSP1.0協議,其他想要做流媒體視頻服務提供商的公司也不會有太大興趣,只不過我看的更遠比他們反應的更早而已。”
藍星視頻的開發組,目前開發的是一種叫做“LvHTTP”的流媒體技術,采用嵌入視頻的一種即時通信協議。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贏家通吃”,在應用層協議,HTTP具備贏家通吃的潛質,這不是羅晟的技術,其創始人是萬維網之父蒂姆·貝納斯·李的杰作。
HTTP協議最初作為B/S架構的網頁瀏覽應用設計,特點是簡單易用,現在業內認為該協議不適合在流媒體這類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應用領域中使用,而且會造成通信過程中的額外負載比較重。
但羅晟的Lv顯然推翻了這一點,目前Lv已經開發完成,多數場合下Lv應用在內部測試時都采用了HTTP作為承載,這樣可以保證在絕大多數網絡中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復雜的配置和調試。
這也不怪其他人,羅晟的視野畢竟超越了這個時代幾十年.
現在的寬帶速度普遍都是1M左右,但羅卻知道IP網絡寬帶未來會快速提升,而且就是近幾年的事情,如果把現在的寬帶速度比作是10厘米直徑的水管,那么過幾年后水管的直徑會擴大道一米甚至十幾米,在這種趨勢下,HTTP所造成的額外通信負載已經不再重要,恰恰相反,它在易用性這一點會體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優勢,成為了實際上的標準。
自然不會選擇RTSP1.0協議。
……
接下來的日子,羅晟帶領團隊繼續開發,為藍星視頻打造獨有的在線技術LD重組壓縮算法,并且申請專利。
LD技術能夠保證用戶在1M以內的寬帶速度里流暢的觀看720P高清視頻,在2004年初這個時候,絕對是領先世界的流媒體播放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