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昭靈太小白了,至于現在算是個老白了,在真正的專業人士面前依然是小白白一個,這是實話。
為什么昭靈以前是小白白呢?此話怎講?就說一個例子,在昭靈寫第一本商業科技文的時候天真的以為只要51%控股就能萬無一失,那個時候也很固執于對財富的擁有權,而不是配置權。
現在終于恍然大悟,原來在那些超級富豪們的眼里,錢在名義上是不是他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是一筆錢他有沒有支配權,或者配置權。
而寫“全球壟斷”這本書的時候,因為想要自我突破一些,進步一點嘛,所以想要寫一本不是太虛、寫一本看起來很“真實”的幻想商業科技文。
為此,昭靈瘋狂查閱資料。
要弄清楚什么公司架構中的“三會一層”結構、股權結構;
融資中的投前估值、投后估值、完全棘輪條款、加權平均反稀釋條款;
公司控制權什么AB股制度、一致行動人協議、有限合伙架構、股東協議、協議控制VIE模式、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業法;
還去查閱實際案例諸如“寶萬之爭”、張總是怎么玩轉“海底撈”的,馬總是怎么通過低于10%的股權卻能牢牢掌控阿貍這家商業帝國的等等等……
還強迫自己去讀《公司法》,讀著讀著就渾渾噩噩,一通下來直接兩眼懵圈,不行,這不行,沒有頭緒了,腦子里全是各種協議。
所以昭靈讓自己的腦子全部清空回檔,花了筆小錢錢請了專業人士為我解讀,我咨詢他來解答我的提問,也受益匪淺,比自己去瞎摸一通效率高多了,也好多了。
做這些前期功課,還只是關于公司運營管理這一個模塊,還有科技方面的呢,ICT、生命工程、材料這些亂七八糟的,這你沒法沒資格去咨詢中科院大佬啊,開什么國際玩笑呢……
但你得要去了解吧,不然怎么下筆?不然就被噴成狗,所以查資料、看科普視頻等等,逼迫自己去做。
而且你了解之后還得把這些梳理好,基本舍棄90%以上,把10%不到的比例融入劇情當中,你還得要通俗易懂的展現給讀者,還得對劇情有用,還要能看得下去。
讀者可不會去看你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的,也不會有人看你一章就去百度股東協議什么的,這是你的事情,讀者之關心看的爽不爽,不爽就拉黑……
有時候昭靈也一度懷疑人生,要不就無腦寫,大家無腦看得了?
要不是頭發多,早光明頂了。
這樣多輕松啊,但昭靈覺得這有種是在騙讀者錢和感情的,內心的那道坎過不去,對自己也不會有任何提高和突破,最終是雙輸的局面。
所以盡最大努力認認真真寫。
涉及到這么多領域,你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但是你稍微有一個地方,哪怕是一小段落出現一點漏洞,你就得面臨挨噴的準備,吃這口飯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因為有些讀者大佬很毒舌的鴨,毒舌沒什么,最無奈的是看到類似“一看作者肯定沒有在XXX領域干過”,這個真是……一言難盡。
確定是認真的而不是開玩笑的嘛?
o(╯□╰)o
真都干過昭靈就是當代“托馬斯·楊”了,不,起碼要×10個托馬斯·楊,也不用在這破站寫網文了,隱姓埋名為祖國攀科技去了。
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