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不論是在國內外的科技圈,亦或者華爾街都沸騰了。
……
[難以置信的財報,第一季度營收4.34億美元,凈利潤179萬美元,成立剛剛過去兩年的藍星科技公司順利扭虧為盈,“互聯網之子”的奇跡不但得以延續,并繼續創造新的神話。]——《華爾街日報》
[藍星科技首次公開披露第一季度報表,營業收入¥35.58億元,凈利潤¥1466萬元,一家世界級跨國互聯網巨頭正在崛起]——《搜弧網》
[一份財報,一戰封神,羅晟和他創辦的藍星科技在業界一騎絕塵,“BALT”或許要改為“L-BAT”更為妥當。]——《科技日報》
……
藍星科技的第一季度審計財報發布出來之后,當天便成為了財經板塊和業內最重大的頭條消息,業內的行為板塊那是紛紛使用了頭版頭條予以報道,并且這份財報的影響力已經向圈外輻射。
不僅僅是國內的相關媒體在大肆報道,甚至主流媒體都在跟進報道,而國外甚至猶有過之,《衛報》、《帝國雜志》、《硅谷》、《紐約時報》等世界上知名的報社紛紛引援報道。
最沸騰的無疑是華爾街,尤其是藍星科技的投資者們,做夢都要笑醒了,押到寶貝了,這就是第二家谷歌啊,甚至就潛力來說還要勝過谷歌。
而網上的議論也是頗為火熱。
“只怪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
“一個季度就創造35.58億的收入,豈不是說一年之內會創下140多億?”
“何止?藍星科技一直在高速增長,今年的總營收破200億元的收入問題不大,國內互聯網巨頭之首,這恐怕是沒有異議了。”
“太流弊了臥槽,我們國家也終于出了一家能和谷歌、雅虎叫板的互聯網IT巨頭。”
“羅晟是國內首富恐怕已經板上釘釘了,不是恐怕,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每每想起我的年齡比羅總還大幾歲,他即將登頂首富寶座,而我卻在網吧打《魔獸世界》,莫名的有種淡淡的憂傷,一氣之下砸了網吧的鍵盤,不說了網管過來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多財多藝的羅晟哥哥,妹妹要嫁給你~~”
“妹紙?醒醒吧,別說羅總了,連我都是你永遠得不到的男人。”
“樓上你是認真的嘛?”
“沒毛病。”
“有什么好吹噓的?別忘了藍星公司將近一半的股份都是國外資本,確切的來說就是華爾街資本,羅晟只不過是華爾街的高級打工仔罷了,說得不好聽一點,這就是一家外國公司。”
“來了,來了,他帶著鍵盤來了。”
“真笑死我了,光說華爾街占股的事情,怎么就不說藍星科技77%以上的收入都是來自海外的事情?你給我找出第二家能掙外國人錢的國內互聯網公司再說?”
“鏵為呢?今年好像海外市場收入過半了。”
“鏵為不算吧,屬于消費電子和通信領域公司,對標的是思科。藍星科技才是對標谷歌這些IT巨頭。”
“即便是不嚴謹的算,假如藍星科技沒有國際資本,這次營收國內不到1億美元的營收。而分出了近半的公司收益流入華爾街,但實際上總的營收超過了4億美元,那么出讓了半數的股權,但實際上收入超過了2億美元,并且里面還有77%以上是掙的外國人的錢,只要腦子正常都會知道怎么選。”
“顯然,樓上那位噴子沒腦子啊。”
“我不管這些,我只知道藍星科技掙了外國人的錢,正在為國家創造數億美元的外匯,這樣的公司我粉一輩子。”
“哈哈,據消息報道,藍星科技發布第一季度審計財報之后,隔壁滕訊的股價應聲暴漲30+%,港股沸騰了,企鵝或成最大贏家。”
“這么說沒毛病,傳言企鵝好像持有藍星科技近10%左右的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