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上,絕大部分都是非技術專業者,像馬總,根本就不懂技術。
果然是云,都聽的云里霧里的。
聽不聽得懂羅晟不關心,他要做的只有一個目的,把這個云計算的理念推出來,讓能聽懂的人有機會聽到,如果想要投入這個領域,那就更好了。
華國的云計算服務不能只靠藍星科技一家就可以迅速做起來的,羅晟不僅僅是從自身企業去考量,也是從國家層面希望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支持。
讓人側目的是,羅晟全場都是脫稿演講,他的手里沒有任何稿件,可謂信手拈來。
他的思維非常迅捷,這一點體現在了快語速上,不過羅晟此刻的演講,語速比往常要慢了將近三分之一。
“我認為云計算服務體現了六個關鍵特質,代表它與傳統計算方式的關系和區別。”
“第一特質是按需自助服務。用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不用服務提供商或IT支持人員的幫助,他可自主配置并迅速獲得需要的計算能力,如服務器的時間和網絡存儲等,可由云端來完成。”
“第二特質是寬帶接入。計算服務能力通過網絡提供,支持各種標準接入手段,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PDA等,也包括其它傳統的或基于云的服務,簡單說云計算服務在網絡中發現,也在網絡中傳遞。”
“第三特質是虛擬化的資源‘沉淀池’。計算資源被匯集成資源沉淀池,使用多租戶模型,按照用戶需求,將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動態分配或再分配給多個用戶使用。例如存儲、處理能力、內存、網絡帶寬以及虛擬機等。”
“第四特質是快速彈性架構。服務能力可以快速、彈性地供應,在某些情況下自動的實現快速擴容、快速上線。對于用戶來說,可供應的服務能力是無限的,可以隨時按需購買,而對于云計算平臺的搭建者和運營商來說,也僅僅需要在容量預警的時候,簡單實現橫向擴容,以應對增長的需求。”
“第五特質是可計量的服務,云系統之所以能夠自動控制和優化某種服務的資源使用,是因為利用了經過某種程度抽象的計量能力,例如存儲、處理、帶寬或者活動用戶賬號等等,優化資源使用并為供應商和用戶提供詳細的資源使用報表。”
“最后一個特質就是超大規模。‘云’具有相當的規模,藍星科技這次斥資450個億(56億)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打造12座大型數據中心,每一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都在16萬組以上,總計將近200萬組服務器,這無疑是超大規模的,毫無疑問我們堅信‘云’能夠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聽到這里的時候,在場不少的業界人士和老總們都不禁暗暗砸了砸嘴,因為他們剛剛看到羅晟在說出450個億的時候太過于云淡風輕。
好像是450萬似的。
敢情藍星科技集團IPO融資到的錢,他全都一個子兒不剩下的砸在了這個所謂的云計算服務領域了。
很多老總幾乎都在心里有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就不怕血本無歸嗎?
……
(Ps:寫到這章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自己當初網盤里畢生的“積蓄”,心痛啊,各位紳士們,今無糧可食,可否借一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