鏵為的產品的影子都沒有看到,率先拿到了一筆大單合同,這對鏵為的服務器業務部門來說無疑是打了一劑興奮劑,看到了羅晟真正大力支持的決心,而不是口頭說說。
但總的來講,鏵為能夠在服務器市場做起來,不論是對藍星科技集團還是對蔚藍海岸公司都是有利的。
對藍星科技集團來說,這是提高自身的抗擊打能力以提高對方的打擊成本從而降低敵方的打擊意愿,對于蔚藍海岸公司而言,能夠分享道34%的利潤,這是實實在在的。
羅晟不會自己去做服務器,哪怕他是個穿越者。
什么都做,等同于什么人都得罪了,盤子鋪得太大同樣也會帶來更多的敵人,關鍵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衡量還未必能夠帶來最大的利潤,還可能會面臨崩盤的危險,羅晟可不希望自己步上一世賈老板的后塵,雖然他對賈老板的忽悠能力非常佩服。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其實大部分成功的科技巨頭集團并不是萬花筒形的,看起來什么都參合一腳,實際上都是邊緣業務,更多的是占個坑而已。
到了關鍵時刻或必要的時候,這些邊緣業務隨時都可以砍掉舍棄也不會對自身產生太大的影響。
羅晟堅信一家科技公司的正確做法是聚焦于少數的幾項核心業務,主要具有高附加值的業務,然后將邊緣業務納入不斷試錯,一旦確定不會成為核心業務就會剝離出來。
例如TI、IBM、英特爾這些巨頭都是這么干的。
他們把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那些高附加值業務捏在手里,然后扶持整條產業鏈,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把市場做大、通過讓出邊緣業務來換取地區市場準入許可等等。
藍星科技集團的業務現在看起來也貌似很多,一眼望去已經有十家全資子公司,現在又有云計算服務板塊,羅晟還投資了游戲產業等邊緣業務。
但仔細盤算,藍色空間也好、在線視頻業務也好、亦或者游戲業務也好,這些都聚焦在一個核心點上,那就是基于數據核心構建的生態鏈。
所以藍星科技集團的云計算服務沒有再成立一家子公司將該業務獨立出來,而是直接由母公司來運營。
歸根結底,大數據才是藍星科技的立命之本,只要數據在握,就等同于擁有斷臂再生的能力,其恢復能力是無與倫比的。
就算藍星科技集團其他業務板塊元氣大傷甚至步入生存危機,但只要數據核心沒有遭到威脅,很快就能涅槃重生。
但這還不夠,藍星科技還有破綻,而這個破綻又會隨著蔚藍海岸公司而完美的解決掉。
羅晟擁有這兩家公司就意味著可以從軟件到消費電子打造成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的閉環回路。
而隨著時間一天天在臨近,眼下距離蔚藍海岸一鳴驚世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已經進入最后三個月的倒計時了。
……
(Ps:求月票,破1000票有加更,求推薦票,還差三分之一左右破1萬票,也可以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