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等華爾街的資本集團會在其中秘密籌備運作,大概在2007年的時候,北美的標普指數將會把藍星科技集團納入其中,從金額上講,標普500指數是北美和世界上的基金中,作為參考依據最多的指數。
藍星科技集團一旦被納入其中后,很多基金將會自動按照標普500指數指示的比例來購入藍星科技的股票,而按照往常其他的股票被列入該指數的慣例,公司的股價會大漲10~20%左右。
以藍星科技集團目前達到千億市值的體量來看,這里面的利益可就不是一般的大,炒家們在得到這個消息后必定打個時間差從中套利,在對沖基金中專門有一種投機交易的基金,稱之為事件驅動基金。
顯然,這對藍星科技本身也是極為有利的,現在就已經開始籌備,羅晟早已經計劃并且積極準備,利用這次有利的時機完成第三次融資。
一旦明年的標普宣布這一消息,藍星科技立馬就進行第三次融資40億美元,由高盛集團獨家承包。
前前后后IPO拆分三次融資將會達到170億美元的驚人數額,而且總的加起來也只是被稀釋了不到20%的股份,毫無疑問會成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上市行動。
而這些現金也將會讓藍星科技有著充足的財力去打造超級數據中心、布局云計算服務和在將來的金融危機爆發時有充盈的現金過冬,在與微軟、雅虎、谷歌和蘋果的科技巨頭的競爭中也能占到有利地位。
……
時間到了8月中旬,藍星科技第二輪融資的一些細節消息流露出來,立即就占據了時下的世界新聞頭條板塊。
國內外的各大主流媒體都在競相報道,業界人士看到這輪融資的金額無不眼睛都快登凸出來。
“什么鬼?華爾街那幫人是瘋了吧?融資75億美刀超過600個億軟妹幣這是什么鬼?”
“我只能說這個真的是有點夸張了臥烤。”
“不愧是‘L-BAT’啊,光是這筆融資金額的數值就已經把國內95%以上的互聯網公司都甩開了。”
“這個有點碉。”
“藍星科技牛筆,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一家國內的科技公司能夠站在世界頂尖的行列,與微軟、谷歌這些巨頭叫板的,牛筆(破音)——!!”
“據外電報道,藍星科技集團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037.5億美元,相當于8300多億軟妹幣,而且是我國第一家市值破千億美元級別的科技公司。”
“以后如果有人再問北美有微軟、谷歌、IBM,韓國有三星、LG、曰本有索尼、東芝,那么我們國家有什么?有藍星科技、鏵為和蔚藍海岸!”
“谷歌最近比較頹,藍星科技照這個勢頭下去,恐怕很快就會超越谷歌。”
……
網上的吃瓜網友們也是熱議,微博、貼吧論壇都有類似的話題在討論。
在藍星科技崛起之前,從來沒有人敢去想國內居然也能有一家科技公司與微軟、谷歌、蘋果或戴爾這樣的北美科技巨頭相提并論的。
藍星科技不可思議的完成了這一成就,也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驕傲,羅晟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崇拜的偶像,尤其是一批年輕的創業者們,更是視其為人生指路的明燈,奮斗的目標。
能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創造如此神話般的成就,絕對是充滿熱血與勵志的故事。
他的成就毫無疑問是正在影響著一整代人。
融資的事情大局已定,這一次有超過600多家認購方,羅晟也沒有過多關注,張博文在處理融資的具體細則,認購方主要是四大承銷商的選擇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