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并為“飛言人”、“書友20180206135017502”和“青雪s”的舵主打賞加更!]
——
媒體人都不由得抖了抖精神,喜聞樂見的語言要來了。
與此同時,羅晟回到舞臺一側喝了半瓶水,從容淡定的回到舞臺中場便繼續說道:
“我堅信,無論Azure-X的出現,它成功與否,都必將在互聯網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因為它打開了web3.0時代的大門,Azure-X這款產品讓互聯網裝進了口袋,互聯網就在你我的手上,我們從此有了真正意義的移動互聯網,今年無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意義的元年,生活服務業數據化將從今年開始。”
“在我看來,互聯網走到這一階段,移動互聯網可以對幾乎所有的生活服務業進行數據化改造。移動互聯網與桌面互聯網的區別在表面上看貌似就是上網的方式不同。前者手機,后者PC;前者便攜式,后者固定式。”
“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在我看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永遠在線,在桌面互聯網時代,一旦我們離開電腦屏幕就意味著網絡已經斷開,所以我們在使用即時通訊軟件QQ也好MSN也好,最常見的話可能就是‘在不在?’、‘再見!’等等,桌面互聯網把人類社會分成了‘在線’或‘離線’兩種狀態。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想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只有一種狀態,那就是永遠在線,因為它就在你手上,就在你身上。既然永遠在線,那就永遠可見,既然永遠可見,又何來再見?所以我們將會逐漸的不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說‘再見’了。”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會見三個維度同時融合到互聯網中。這三個維度就是時間、空間和身份。首先是時間維度,在1.0時代,不管是以雅虎為代表的門戶,還是以谷歌為代表的搜索引擎,它們的信息組織方式都是基于用戶需求,與時間沒什么關系。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時間無疑是最重要的信息組織方式,我們在線上過的一分一秒就是線下生活的真實體現,同時線下的一分一秒也都會同步映射到線上,由此可見,兩者將會合二為一。這是一種全新的狀態,在虛擬和現實,時間就成為指引前進、組織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
“然后是空間維度,換個通俗易懂的詞就是地理位置,在桌面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去一個地點先是到網上輸入地址,查找路線,記錄下來,然后出行;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地理位置隨身而動,手機到哪兒,地理位置就記錄到哪里,這些都是由數據驅動,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利。”
“最后是身份維度,為什么要強調這個?在桌面互聯網時代,我們在網上習慣匿名活動,匿名是桌面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特征;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會記錄用戶的信息,隨著技術進步,任何物體都可能被賦予智能化,這意味著它們都有了一個身份證,比如路邊的垃圾桶。可見身份概念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身份為什么不能在桌面互聯網時代被強調呢?因為電腦可以多人共用,但手機只有一個用戶,手機也就變成了用戶身份的一個載體。”
“總的來看,時間、空間和身份這三個維度的結合,意味著我們可以弄清楚五件事情,即:誰、時間、地點、與誰、做什么,這五件事情通過移動互聯網全部串聯起來。”
羅晟在說到這里的時候,無疑讓全場的業內人士感到驚嘆,更是耳目一新。
而他的分享也直接導致無數的創業者深受影響,并加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掘金浪潮中來,這就是羅晟愿意看到的一面,也是他在臺上向世人推廣這一理念說出這些干貨的緣由。
生態系統的建設,不能只靠藍星科技集團。
“那么互聯網的4.0呢?我認為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互動,如果說前面的三個階段,互聯網都是圍繞人在發展,既然人都能參與,那么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路邊垃圾箱要不要聯網?世間萬事萬物要不要聯網?我認為要并且可以實現,我堅信這是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們的世界必將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而數據會慢慢賦予原本沒有生命的東西以生命,會讓已經有生命的東西變得更有靈性,換句話說,所有的一切在這一階段都有可能被數據化。”
眾人聽到這里的時候,個個都露出了驚愕的表情,毫無疑問,羅晟正在描繪一個不可思議的未來。
但是有一個問題,這太科幻了,對,就是科幻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