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回到了公司總部,在他藍星科技所在的辦公室里開始了新的計劃,這項計劃恐怕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完成,他也只想自己來做。
開發AI需要超級計算機,羅晟現在沒有私人超算,兩家公司也沒有自己的獨立的超級計算機,不像IBM公司一樣。
不過羅晟現在擁有了數據中心和云計算,而云計算的底層也是一種超級計算機,通過數據中心及操作系統,把不同地域的超大規模的物理服務器聚合成一臺超級計算機,統一調度和使用。
雙方并沒有誰厲害這一說,因為各有所長,側重點也不一樣,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云計算與超算也會變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為大數據時代提供強大的技術引擎。
……
此時此刻,羅晟在他其中一臺工作電腦上新建立一個文件夾,索引目錄就叫“Nov”,這是要開發的人工智能的代號,或者說名字吧。
而根據Nov的發音,再以其諧音直譯過來,中文名就叫“娜芙”。
確定了名字之后,羅晟開始編程開發娜芙的智能體。
想要開發人工智能,首先要搞明白三個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AI)、機器學習(MaeLearning,簡稱ML)、深度學習(DeepLearning,簡稱DL)。
這三者有著密切的關聯,簡單的說,人工智能是為一個設備或機器賦予人一樣的智能,機器學習是實現人工智能的一種方法,深度學習則是實現機器學習的一種技術。
人工智能包含機器學習,機器學習又包含深度學習。
去年,也即是2006年,加大拿多倫多大學教授,機器學習領域的泰斗杰弗里·希爾頓和他的學生拉斯拉胡迪諾夫在《科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開啟了深度學習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浪潮。
……
接下來的日子,羅晟為開發娜芙建立了一個終端對終端的“生態系統”,并親自為其編寫程序。
羅晟最近兩家公司都沒怎么管,開始當起了一陣子甩手掌柜,一方面公司現在不忙,已經安排的明明白白,其次蔚藍海岸有姚建鴻,藍星科技有張博文。
這套“生態系統”目前暫時在安排在他的私人別墅地下庫里,等他的那棟超級豪宅建成了,在整體遷入過去,羅晟現在花了幾十個億在打造一套科技感超強的豪宅,就位于陽澄湖畔。
開發人工智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不斷的升級優化的進階之路,從簡單的程序、到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乃至升級為超人工智能。
其中的升級進階,包含了軟硬件的進步,不是在鍵盤上敲幾行代碼,一個聰明的具有自我情感邏輯分析的AI就誕生了。
而羅晟打造的這套“生態系統”包含設計了一臺模擬器、一套編程語言、一個集成編程環境、一個算法庫、一套應用固件進行深度學習的工具、一套教學邏輯課程、以及云計算的支持。
僅僅如此,這套“生態系統”還不夠。
想要實現真正的強人工智能,還需要更先進的和更多的硬件支持,如此才能創造出可以模擬人腦的感知、行動和認知能力,可以使用包含復雜結構或由多重非線性變換構成的多個處理層對數據進行高層抽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