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應該啊,陸思明等人越發迷糊了,羅晟現在就在解剖索尼的失敗歷史,或者說總結失敗者的教訓。
這已經是索尼用遍體鱗傷的代價證明了是一條失敗之路,還往下跳?
羅晟并沒有立刻回應眾人心中的疑惑,這時,他手里拿著一塊從一臺PS3主機上面卸下來實物芯片,就是Cell芯片。
他盯著這塊芯片說道:
“經過漫長的研發試錯,索尼、東芝和IBM的工程師們終于拿出了一個鬼才級別的技術架構,別誤會,這里是貶義,就我手上這玩意:一個簡化版PowerPC主處理單元,附帶二級緩存;外加八個傳統PowerPC協處理單元,不附帶緩存;主處理單元和協處理單元各自還有不同的內存。”
白朗吐槽道:“看不懂,這也太復雜了……”
羅晟瞄了他一眼:“對。為什么搞這么復雜呢?索尼設想的是:主處理單元只負責一般運算,與圖形處理相關的浮點運算全部仍然協處理單元。如果你們看不懂那就對了,因為沒人看得懂。關鍵時刻,這個看起來貌似吊炸天的架構方案從來沒有實現啊?所以也就造就了一個世界芯片歷史上最大的笑話。”
說著,羅晟一臉搖頭并攤手了攤手。
2004年,這一年是羅晟和藍星科技正式在世界打響名氣并閃電式崛起的一年,他所締造的藍星科技在這一年產品接連推出,接連爆款,同時他也在這一年被《硅谷》雜志譽為“互聯網之子”。
一時間風光無兩。
而同樣是這一年,索尼的心情很差,甚至急眼了。
因為他們發現Cell芯片的性能根本就達不到預期,確切的說,是浮點運算能力達不到預期,之前鼓吹的“模擬地球”成為了國際笑話,被媒體笑掉大牙。
即便達到了預期又怎么樣呢?開發商他不懂如何操作八個協處理單元啊,必然導致游戲畫質感人。
索尼真急了,怎么辦?
已經投入40多億美元打了水漂,哪能說扔就扔。
就算是“敗家”的羅晟也掂量掂量,所以索尼不得不再次繼續投錢,請了英偉達定制一款GPU,這才勉強讓PS3主機具備了過得去的浮點運算性能。
也是在過去的2004年,索尼和IBM還找到了喬布斯,向蘋果公司推銷Cell處理器。
因為考慮到蘋果電腦以前一直是采用PowerPC處理器的,此時換上基于PowerPC處理器的Cell芯片不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索尼和IBM都覺得擺平喬布斯莫得任何問題。
然而,到底是喬幫主,他一眼就看穿了Cell架構有致命的缺憾。
就算索尼連哄帶騙拋出附送其它核心科技,喬幫主死活不上鉤。
開玩笑呢,這個時候的喬幫主哪有這個空,他正和老朋友摩托羅拉的掌門人串通一伙搞智能手機呢,雖然結果是搞出了一款同樣被媒體笑掉大牙的產品,但喬幫主還有B計劃iPhone項目。
只不過,這個世界太混沌了,憋大招的不止喬幫主、索尼他們一個,大洋彼岸的羅晟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Azure]計劃,最終導致iPhone胎死腹中。
而在此期間,喬幫主不但對索尼的引誘絲毫不動心,最后一個反手操作,轉投了老仇人英特爾的懷抱,全面采用x86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