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說,第八屆WCG賽事已經在今年五月份左右的時候舉辦完成了,還是比較成功的一個第三方電競賽事,WRPO事業部也沒有把其它第三方賽事往絕路上逼,甚至都有合作,各大電競俱樂部和職業選手的參與度似乎并沒有減少。
顯然,這要得益于WRPO賽事的賽制規則了,由于采取的是積分制,各大賽事項目每年的積分榜前十六的職業選手或戰隊才能獲得晉升到WRPO,而獲取積分的方式就是在各大分賽區角逐,WRPO劃分為了華國賽區、韓國賽區、歐洲賽區、北美賽區和外卡賽區。
分部在各大賽區的職業選手通過在所處的賽區打比賽,按拿到的名次獲取積分,積分來源包括WPRO分賽區體系下的官方賽事、包括各大比賽項目自身運營的賽事、也包括了第三方賽區。
而積分的多少根據第三方賽事的規模、影響力來計算權重比例。
例如WCG這樣的大型第三方賽事,如今也有合作了,而在WRPO出現之前WCG被業內人士譽為是電子競技里的奧運會,獲得積分的權重比例也非常高。
而拿到WCG賽事世界冠軍的選手或戰隊,直接保送WRPO十六強,也就說可以直接在該年度的總決賽上競爭“頭號玩家”的冠軍獎杯了。
WRPO這樣的賽事規則是鼓勵電競選手去打比賽,同時也是為電子競技領域的賽事呈現百花齊放的根基,WRPO賽事是格外包容的,這個賽事品牌當然取代了原本WCG在電競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沒有WCG給排擠死。
羅晟做的是整個產業的大盤,只有各大電競賽事百花齊放,整體電競產業的生態才能做起來,物種多樣性,生態才會健康。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是最好的,只要我是老大,尊我未老大,乖乖聽我的,大家都有肉吃,不聽當然弄死你。
毫無疑問WRPO是站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吃最大的那份蛋糕,但是羅晟也在積極的吧蛋糕做大,其他人也同樣能夠分到蛋糕。
不做大蛋糕,肯定有人餓肚子,就更別說一起跟著吃肉了。
WPRO這樣的體系一旦確立,也基本上不會有第三方賽事能挑戰其地位了,因為生態已經成型了,風口已經閉合了。
從今往后,WPRO會成為賽事常青樹一直存在,而各大電競項目會不斷的更新換代,現在的電競主流項目無可爭議的是《星際爭霸》、《魔獸爭霸》、《半條命》這些項目。
但每一個電競項目的壽命又與其所在的游戲息息相關,其生命周期基本上在十年左右。
往往是游戲沒落了,沒人玩了,這個電競項目就會衰敗下去。
《星際爭霸》、《魔獸爭霸》也終有一天會從主流退居到小眾,但《英雄聯盟》、《刀塔》這些后來者會扛旗電競的旗幟,同樣的,《英雄聯盟》這些賽事項目也會有生命周期,也會有衰弱的那一天。
但如果把整個電競產業的商業化做好了,這些賽事項目的生命周期也肯定會得到延長,原本十年的生命周期,可能會持續到十五年。
任何一個具體的電競比賽項目都會伴隨著那款游戲不再受玩家們歡迎而衰落、更迭,不過電子競技本身卻完全看不到衰落的跡象,只會越來越輝煌,與之相伴的是整個產業的規模節節攀升。
那么與之捆綁的WPRO這個品牌也不會衰弱,如果衰弱那就是整個電競產業走下坡路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