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wNv俱樂部率隊進場,隔了差不多三十米的距離,第二支俱樂部也登場了,是來自歐洲的Fnatic,每一支俱樂部登場時,主持人都會對這家俱樂部的歷史與成就進行簡單的概述。
第三支俱樂部出現的時候,會場的歡呼聲明顯比之前更高。
這支俱樂部赫然便是WE,旗下有五個比賽項目,其中魔獸、星際、CS穩居前三,而魔獸項目是WE無可爭議的代表項目了。
但非常遺憾的是,有著魔獸“人皇”之稱和作為WE俱樂部的締造者之一的Sky,他在在今年的WRPO分賽區慘遭滑鐵盧,同時今年夏季2008德國科隆站舉辦的WCG也未能出征,最終在華國分賽區的WRPO積分榜上排名第五,無緣首次WRPO世界頭號玩家爭霸賽的角逐。
在分賽區輸掉比賽時幾經淚灑現場。
這也是Sky本人和無數粉絲的一大遺憾,很多人覺得第一屆WRPO魔獸比賽項目,WCG雙冠王人皇Sky未能登場實在是太遺憾了,他本人也非常不甘心,但并不能改變什么,這就是電子競技的殘酷,而電子競技不相信眼淚。
值得一提的此次華國分賽區魔獸項目WRPO積分榜前三都是年輕的新面孔,分別是Like、Sai和Infi三名選手。
今年夏季WCG魔獸項目的冠軍選手Grubby直接保送WRPO十六強,WCG的冠軍含金量是被WRPO承認的,摘得冠軍可直接晉級十六強角逐WRPO獎杯。
接下來連續四支隊伍都是來自韓國,分別是KT俱樂部、SKT俱樂部和CJ俱樂部。
韓國分賽區的廝殺可以說最慘烈的一個賽區,而星際項目又是其中之最,要知道在韓國本土的星際SPL戰隊聯賽就囊括了12支豪門俱樂部,旗下選手為了能夠拿到一張WRPO的入場券,血都快打出來了。
韓國俱樂部旗下的比賽項目,排面擔當毫無疑問是星際項目,第一屆WRPO賽事星際項目十六強,除了韓國分賽區的積分榜前三的選手之外,另外還有7名選手選擇被交易而加入其它賽區俱樂部,以其它賽區選手的身份殺入了WRPO十六強。
也即是說,十六強有十個星際選手是韓國人。
分別是:Fsh、Bisu、Jaedong、Stork、jangBi、BeSt、sea、Ji、F、Luxury
其中積分榜前四選手被國內星際圈的玩家稱之為星際四皇“澤炳李雙”,分別是Bisu金澤龍、Stork宋炳具、Fsh李永浩、Jaedong李濟冬。
在星際電競圈,這四大職業選手是時下最耀眼的存在,他們的存在讓其它選手都黯然失色。
而其中之最便屬目前WRPO積分榜世界第一的Fsh李永浩這名選手了,恐怖的是他今年才16歲,更過分的是他去年出道,今年就橫掃了明星選手Stork宋炳具,奪得自己第一個含金量超高的OSL冠軍,并成為最年輕的OSL冠軍獲得者。
第一屆WRPO星際賽事,“澤炳李雙”都是奪冠的大熱門。
十二個賽事項目,總共有43支電競俱樂部,每個俱樂部旗下最少也要運營兩個比賽項目。
終于,最后輪到壓軸的俱樂部出場了。
赫然便是藍星科技集團旗下電子競技事業部們運營的“BTG俱樂部登場了”,當看到“BTG”的戰旗飄揚入場的時候,全場的氛圍立刻進入了新的高朝。
這支俱樂部被電競圈譽為WRPO的“親兒子”,雖然俱樂部在去年才成立,也被圈內質疑回國WRPO既當選手又當裁判。
回應質疑的最好方式就是今年的比賽結果了,“BTG俱樂部”帶著特殊的使命誕生,是電競生態圈的造血工廠,把一個天賦選手培養出來,然后踢出去,其它電競俱樂部是不可能去接受這樣的使命,因為這是賠錢的買賣。
但毫無疑問的是,BTG俱樂部不說隊內選手的實力,但名氣已經絲毫不弱于已經存在十年之久的韓國一線電競俱樂部,諸如KT、SKT、三星、CJ這些。
是豪門中的豪門。
不過,BTG俱樂部的使命跟別的俱樂部不一樣,BTG給自己的定位是做電競圈的“黃噗軍校”,所以出名的明星選手和冠軍選手一個都不簽,簽的都是新生代的天賦型選手。
當然了,BTG俱樂部自己也要榮譽,最好的期望就是新培養出來的選手在BTG俱樂部旗下拿一次冠軍,然后下一年就不會再簽了,把選手賣給其它俱樂部。
例如這一次,在BTG俱樂部成立的時候,電競圈的玩家們都認為BTG要組一艘銀行戰艦,都以為Sky會被不差錢的BTG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