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藍星科技這邊也毫不含糊,在這場搶人大戰中羅晟同樣許諾只要加入藍星科技,想做什么業務就做什么業務,同時許諾只要陸琦想,藍星科技集團的全球副總裁給就是了。
總之一句話,微軟可以給的我藍星科技不但都能給,而且一定高于微軟一截。
如果陸琦真的要擔任這個職務,羅晟會毫不猶豫的卸掉自己CEO的職務,然后把藍星科技現任的全球執行副總裁張博文提拔上去做CEO,空出來的位置就給空降下來的陸琦執掌。
張博文雖然沒有陸琦的履歷優秀,且IT界的知名度稍弱,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如今在業界那也是有名的大佬。
都是人才,羅晟不可能要了陸琦就把張博文給排擠走了,同時也是為了避免集團內部高層勾心斗角,這么重大的頂層架構調整,總需要有人下課讓位才行。
舍得,有舍才有得。
羅晟的選擇很簡單,那就干脆自己下課,是最合適的不二人選。
他早就想從繁重的運營管理中解脫出來了,而卸任CEO一職并不會對他實際控制藍星科技有任何的影響,因為他還是藍星科技集團的董事長。
三會一層的控制,只是從高管層一把手的位置放出來而已,他還是能夠決定誰來當一把手。
最終,微軟從這場搶人大戰中敗下陣來了,藍星科技集團贏了。
在業內,在硅谷,沒有人覺得藍星科技集團比微軟弱到哪里去,如今都是全球IT界的頂級科技巨頭,是處于同一梯隊的存在。
不論是加入微軟還是藍星科技,很多人都覺得陸琦是高攀了。
但是羅晟卻覺得是藍星科技賺了,自己賺了。
在這場搶人大戰塵埃落地之后,微軟甚至還是不死心,為了留個好印象,微軟現任掌門人鮑爾默在他的個人MicroBlog上發文表示:
“雇傭陸琦的費用跟收購雅虎比起來,我們可以少花399億美元。”
這就得說2007年微軟欲收購雅虎,并且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談判。
結果是,談判失敗。
盡管如此,但微軟CEO鮑爾默卻意外的收獲到了別的驚喜,那在這一過程中認識了陸琦。
這才有了2008年陸琦離職,硅谷IT巨頭紛紛搶人的大戲上演。
不過硅谷都輸了。
陸琦選擇回到了國內,為一家內地的科技公司效力,加入了藍星科技集團,并且走馬上任便坐入藍星科技集團董事局,成為公司董事,全球副總裁,不過前面沒有“執行”兩個字,公司內部副總裁不止一兩位,但執行副總裁只有一位,目前是張博文。
此外,陸琦還擔任藍星科技集團云計算項目的負責人,作為藍星科技在線業務部門總裁,陸琦空降下來就掌管集團公司最重要的業務部門,掌管著一支由10000多人的云服務方面的技術和運營團隊,并且可以直接向CEO羅晟匯報。
陸琦有這個能力,這是一位集資深專業技術知識、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廣泛的商業知識于一身的高管,在業界是非常罕見的人才。
……
此時,陸琦進入科技綜合體大廈,這一路上沒有任何人帶著他,而是通過小娜的引導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