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IBM前來談判的鮑勃·斯旺,氣勢也是一點不弱,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演塑料朋友情的戲份。
IBM很不開心,那個什么“醋壇子”說翻就翻,是吧,本來咱倆好好的,小日子過得美美滿滿的,你非要跟鏵為眉來眼去,而且一點不掩飾,更生氣的是鏵為還是我IBM曾經手把手教的徒弟。
你竟然跟我徒弟好上了?
IBM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儼然上演了一場科技企業界的“三角戀”大戲。
言歸正傳說正經點,這事情要從三天前說起,IBM單方面宣布不在與鏵為合作,撤回所有僅剩下的一批工程師和顧問,一刀兩斷。
這就得說點鏵為的一些陳年往事了,當年任總視“藍色巨人”IBM為世界級老師,怦然心動,毅然決定斥資40億學費師從IBM,不恥下問,向IBM虔誠拜師學藝,歷時五年。
鏵為的這種胸懷、格局與意志力,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極為罕見,這也是鏵為之所以能登上世界通訊科技之巔的關鍵因素。
IBM其實不愿意的,但是由不得不愿意,因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IBM這個“藍色巨人”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財務危機,銷售收入停止增長,利潤急劇下滑,虧損高達160億美元并且瀕臨破產的邊緣。
這個“藍色巨人”一直是美國上個世紀的驕傲,發生這種慘劇,更是被當時的美國媒體痛心疾首的描述為“一只腳已經邁進了墳墓”
鏵為差不多就是在這個時候帶著40個億的天價學費上門求學,這個時候的IBM根本沒法拒絕,于是就收下了這個徒弟。
而且IBM錯誤的判斷了形式,當看到鏵為上門求學,一位華國那邊有很多公司和鏵為一樣具備如此超強的思維,IBM那叫一個心動啊,一個鏵為就40億,十家就是400個億。
結果讓IBM大跌眼鏡,華國市場只有鏵為一家企業又這種意識,其它企業都沒有,如果當時有更多的企業具備鏵為這樣的意識,美國人反而該害怕了。
而如今的鏵為已經成長到在全球通訊科技領域都不敢忽視的一方巨擘。
話說此刻,羅晟在面對鮑勃·斯旺的反向質問,笑道:“沒道理啊,我與鏵為合作建幾個數據中心并不與我跟IBM的合作相沖突啊,鏵為接下的那幾個單子不會從IBM的單子里分出來,協議安排的明明白白了,我這么做豈不是違約?”
嗯,有理有據,只不過我藍星科技的需求很大,事就是這么一回事兒。
但真的是這么一回事?
顯然不是,IBM也不傻,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羅晟這一舉動是在扶持鏵為的服務器業務,理由也很簡答,鏵為現在的服務器解決方案遠不如IBM的解決方案,你還一個勁的給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