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集成電路產業之圍是何其嚴密,突破一座大山,后面還有一座更大的山等著。
最后還有究極黑暗,面臨世界霸主以舉國家之力的打壓。
華國的半導體事業磕了這么久都沒有攻克不無道理。
“我能出十萬快錢。”
“我有十五萬。”
“我有八萬。”
“我可以出十二萬。”
此時此刻,李海東與幾位好友兼合伙人正在商量精創科技的事業,幾個人東拼西湊起來還不足五十萬……
“不夠,得找風投公司融資才行。”李海東苦笑的說道。
“投資人要是聽到我們說要做EDA,估計以為我們是神經病呢……”一位合伙人失笑的自嘲道。
如今,國產EDA工業軟件幾乎是全軍覆沒,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投資者只要不是傻子或瘋子,一般不可能把錢砸給李海東團隊。
“哎,你們知不知道這段時間VC界風頭最火的也是剛剛成立不久的晟峰資本?”就在這群心有抱負卻因為囊中羞澀而一籌莫展的年輕人苦惱之時,其中一位合伙人忽然說了一句。
“晟峰資本?”
“對,就是羅晟成立的投資基金。”那位合伙人連連點頭,旋即不住地咂嘴道:“不愧是我心中的偶像,晟峰資本真的太夸張了,根據新聞報道的內容來看,已經募集了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我的天,3000億啊,而且還有國資辦背景、華爾街背景。”
對于想要創業的人來說,想要做一番事業就必須要了解投資界的信息,如果拉不到風險投資,那找銀行貸款更不可能了,銀行對于中小創業公司根本沒興趣,尤其是做科技創業的,風險幾乎99%賠本,銀行一般都是你做出成績來了,看到你不缺錢了才會跑上門來借錢給你。
而只要了解投資界的消息,那不可能不知道最近投資界如日中天的晟峰資本。
“那就試一試吧。”
李海東立即做出了決定,在精創科技這家初創公司里面,他是主導人,而且公司在頂層設計上很大程度都參考了羅晟的藍星科技。
采用的就是有限合伙架構,現在的企業都流行玩有限合伙架構,之前雖然有但是很少,現在被羅晟帶起了這股風潮。
尤其是IT領域的創業公司,跟風者無數。
不過,卻沒有一個創始人能夠做到像羅晟這么強勢的,要知道投資人在他那里只管出錢就夠了,其它什么都別管、什么都別問、什么都別想。
無數創業者做夢都想干的事情,然而在面對投資人的時候基本上都喊爸爸。
李海東與幾個合伙人立刻開始行動,首先在網上訪問了晟峰資本的官網,然后找到了咨詢電話,然后打了個電話過去。
結果發現根本打不通,因為在同一時間,打電話的人太多了。
沒轍了,只好在官網尋求客服幫助,又發現在線客服也繁忙,需要排隊。
折騰了大半天總算是搞明白了,晟峰資本是面向科創投資的資本管理機構,也就是專注投資科技領域的創業公司。
其它什么金融、地產之類的,都不投。
這讓李海東等人異常振奮,這種風投機構簡直是獨此一家啊,難怪客服電話會被打爆,在線客服也在排隊等候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