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仿佛看到了一縷希望,連忙道:“什么方案?”
羅晟直言不諱的說道:“晟峰資本進入華芯國際,跳過45納米、32納米工藝,目標直指22納米工藝。當然,中途的研發過程肯定要累積45納米、32納米工藝技術的沉淀,不可能從65納米工藝直接跳過22納米工藝,但這個研發過程虧掉的錢是巨量的資金我來提供輸血。”
頓了片刻羅晟補充道:“也即是說,一旦晟峰資本收購華芯國際,我需要它退市,潛心研發,不用考慮客戶,不用考慮訂單,在此期間的虧損晟峰資本來填補這個窟窿,技術過關了,第一個客戶就是蔚藍海岸。”
華芯國際的業務范圍包括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測試封裝等,對標的是抬積電,張總曾經也在抬積電當然過CTO一職。
芯片代工是半導體業的一大核心環節,羅晟是肯定要在這里有所布局,能夠把成立于2000年的華芯國際收入囊中是他非常動心的事情,等于省去了起步階段,直接并購然后重組架構可以輕裝上陣。
“這……”張總一時間語塞,要說心里不窩火那是不可能的。
我過來跟你談業務訂單的事情,你倒好,心里在琢磨著把我吞并了?
華芯國際雖然對標國際上的頂尖大廠有很大的差距,但不要忘了處于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國家,今年可以量產65納米工藝的產品,對標國際主流技術水平的確很落后,但內地需求擺在那里的,華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移動通訊、數字電視、多媒體等通用芯片對65納米工藝制造的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
沒辦法,整個國家都在追趕。
只要荷蘭人不卡光刻機的脖子,哪怕是買落后幾代的光刻機,對于現在的華芯國際活下去也是沒有任何問題。
賣掉華芯國際,張總沒有任何考慮,而且華芯國際也不是說賣掉就那么容易賣掉的,還有國資辦在里面占有股份,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半導體公司之一。
這里面說復雜也挺復雜的。
“羅總,這恐怕不行。”張總憋了老半天,最后只能說出這么一句了,心里窩火也只能忍著。
過了片刻,張總心中一動補充道:“不過華芯國際倒是可以接受晟峰資本的投資,但是你不能控股。”
羅晟自然而然的翹起了大佬式的二郎腿,淡淡的道:“華芯國際不是創業公司,不能控股那我就沒有投資的必要了,投幾個億十幾個億不用想,肯定打水漂,你再怎么追別人永遠領先你一兩代,現在是三四代甚至五代的差距,追平也得要十年起步,領先那就跟不用說了。”
“我沒有這么多時間磨洋工,所以晟峰資本要投就是幾十個億幾百個億的投,這么多錢投進去我必須要能決定華芯國際的未來道路怎么走,否則砸這么多錢進去我說不上話,到了夜里我會睡不著覺的張總。”
毫無疑問,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