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解決方案一年的費用2347萬美元,不計匯率變動約合1.6億元人民幣。
簡直跟搶錢沒有區別。
要知道楷登電子旗下的一套EDA工藝軟件還要便宜點,而毫無疑問的是,市場規模更不是EDA軟件行業能比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整個IT行業的企業都是潛在客戶,同時所有的互聯網社交用戶也都是潛在客戶。
顯然,沒有什么比瘋狂薅那些IT巨頭的羊毛更爽的了。
藍星科技有底氣賣這么貴,因為全世界目前只有一家企業能夠提供如此卓越的產品服務解決方案。
盡管很貴,但是全球的互聯網公司,尤其是知名的互聯網巨頭說什么也得掏這筆錢。
無他,相比較每年為藍星科技支付1.6億人民幣或2347萬美元,有了這套解決方案帶來的收益足以對沖掉這筆支出了,因為確確實實減少了IT成本的支出。
例如做電商的阿里,馬總肯定是有志向推動阿里走全球化之路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要全球化,自己建國際站所帶來的運營成本支出,不用想每年的預算開支肯定比這1.6億更貴,尤其是后續發展擴大。
這些大公司如果看不到其中的成本優化,又怎可能會絡繹不絕的選擇這套解決方案?對比一下,藍星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立馬就彰顯出了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購買一套軟件服務每年就要交兩千多萬美元雖然貴的離譜,但選擇這套解決方案確實能為自己降低IT成本,沒有找到更低的成本解決方案之前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
隨著跨平臺聊天應用和在線云翻譯一經推出便收獲客戶一致好評,兩開花的局面讓華爾街為之振奮,這些全都直觀的反饋到了藍星科技集團的股票變動上。
進入7月下旬。
藍星科技集團總部,CEO辦公室。
“羅總,Q2財報已經審計出來了。”
張博文帶著一份從艾琳那里取來的材料進入羅晟的辦公室,把材料遞到桌面放著,老張頗為振奮的說道:“藍星科技現在的業務越發的多元化,廣告收入所占總營收的比重,這些年來持續不斷下降,但絕對數營收在回溫,尤其是這一次在線翻譯軟件業務推出進一步縮小了廣告收入比重。”
早些時候,藍星科技被眾多的吃瓜網友們戲稱為是一家靠花式賣廣告度日的高科技公司。
研發各種高科技技術,只為了更好的賣廣告,賣更多的廣告。
很長一段時間,藍星科技的收入比重,廣告營收長年占據了百分之七八十左右。
對于一家大型跨國科技集團來說,這樣的業務營收結構其實抗寒能力是有很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