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銷售使用的品牌設備的3G、4G必要的專利授權,高通將對包含多模3G/4G設備收取7%的專利費,對于不執行CDMA或WCDMA網絡協議但包含3模LTE-TDD的4G設備收取5%的專利費,每一種專利費的收費基礎是設備銷售凈價的65%。”
此時此刻,羅晟和高通的掌門人雅各布在一間會客室里相互對望而坐。
面對高通提出的這一條件,羅晟想也沒有想便拒絕了:“保羅先生,你的這些條件只讓我感受到了深深地惡意,你想把六年前商業對賭的錢從最新的合同補回來?NO,我不接受這協議。”
羅晟當然無法接受,這已經不能用獅子大開口來形容了,以一臺銷往歐洲市場的Azure手機為例,最貴的含關稅是700歐元,按當前匯率約合6853元人民幣,銷售凈價是65%,也即是說這臺手機要為高通公司支付6853×65%×7%=311.8元人民幣。
如果銷量是5000萬臺,那么高通在這里躺著就掙走了22.8億美元。
保羅·雅各布聳聳肩,淡定的說道:“在無線通訊基帶領域,只有高通能夠為手機終端設備商提供解決方案。”
這話的意思幾乎就差明著承認要把高通之前丟掉的血都得吸回來。
坦率講,羅晟心里不爽的一筆。
“問題是保羅先生,貴公司的4G網絡協議標準能不能在接下來的10月份通過國際電信聯盟的標準還是兩說,到最后普及又得多少年?東西都沒有任何保障,你就想讓我憑空多交幾年的專利費?”羅晟也不咸不淡的說道:“如果貴公司執意強買強賣,那就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羅晟知道一點,不出意外4G技術應該在2012年左右開始全面普及,也就是三年后的事情了,等于白給高通100多億美元的利潤。
門都沒有。
而且羅晟心里壓根就沒有想要高通的4G解決方案,鏵為現在正在秘密死磕通信基帶,可以說是不惜代價的死磕,3G技術的研發完全用于技術沉淀,不會拿出來賣什么的,就是為了避免高通緊張。
而基帶的翻身仗的開端就是寄希望于4G,在通訊領域徹底終結黑暗的高通時代。
但是在3G標準這一塊是真的繞不過高通的專利壁壘。
“OK,羅先生,那貴公司的訴求是什么?”保羅·雅各布反問道,其實他剛剛的條件只不過是漫天要價而已,4G標準現在還在國際電信聯盟競爭斡旋,高通當然有信心,不過從標準的確立到最終的普及還得要好幾年,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
羅晟言簡意賅的說道:“我只要3G網絡協議,4G以后再談吧。至于3G設備,我只能接受3.3%的比例。”
雅各布一聽搖搖頭:“只要3G設備沒問題,但高通要收取5%的專利授權費。”
顯然,高通公司對于自己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技術有著十足的自信,3G的專利壁壘擺著的,想做手機就得給高通交專利費。
其實自打2006年蔚藍海岸重新定義智能手機,如今三年過去了,反應遲鈍的傳統手機廠商這會已經真的急了。
但時代就是這么殘酷,你不鳥時代就必然被時代所拋棄,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傳統手機國際大廠已經初顯式微的趨勢了。
而在高通眼里,蔚藍海岸其實是首要的大客戶。
接下來,雙方都圍繞在專利費上開撕,羅晟最后退一步把比例提高到3.5%,但是高通仍舊不答應。
第一次談判算是崩了,不過保羅·雅各布并沒有離開蘇城。
沒談成,休息一下后面繼續談。
談判,說穿了就是妥協的藝術,彼此妥協退讓到都能接受的時候就談成了,反之就是談崩了。
到了第三次談判的時候,終于達成了共識,高通也退讓了,最終比例定個在了3.95%這個基數。
也即是說,從2010年開始蔚藍海岸公司旗下的智能手機,例如一臺零售價6853元人民幣的手機,按照該基數×65%×3.95%來計算,高通公司將會從中抽走176元人民幣,如果銷量5000萬臺,高通公司躺著就掙走了88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