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積電其實也沒有資金危機,可誰會在乎錢多呢?
還是親自送上門來的錢。
能用錢擺平的事情在羅晟這里絕對是最輕松的事情,這一招學的是A**L的操作,艾斯摩爾(A**L)把光刻機賣給自己的客戶,而客戶又是自己的股東。
抬積電就是A**L的股東之一,這個時候只能用錢來先穩住工具人。
秦微木:“行,抬積電的事情我去處理,等我給你消息吧。”
……
進入九月份之后,NSA絕對松了口氣,因為至少全球網民和普羅大眾已經沒有怎么關注“棱鏡門”這個事情了,并且新聞媒體的報道也逐漸轉移到了別處。
其中羅晟旗下的兩家科技公司再次出現在新聞媒體和大眾的視野里,雖然NSA對此很不爽,但相對來說羅晟能把媒體和大眾的眼球吸引過去總比拿著放大鏡繼續在這邊照個不停的好。
進入九月份后的藍星科技集團,市值不斷打破自身的紀錄,持續創新高,如今總市值已經突破了2800億美元,距離突破3000億美元市值大關未來可期。
只能說上個月的“棱鏡門”丑聞等一系列的監聽事件曝光出來之后,一下子讓全世界看清了誰是正義使者,誰是真正作惡的人。
藍星科技集團的市值一路起飛還有另一個因素值得提及,那就是向來不怎么對互聯網科技公司感興趣的沃倫·巴非特出手了。
股神巴非特都出手了,他執掌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突然重倉持股BTC,這是巴非特第一次在互聯網科技公司當中大規模買入。
而巴非特對外回應的理由是藍星科技的掌舵者羅晟是一個愿意做長期生意的人,喜歡做十年后甚至更久才能賺大錢的項目。
這一點和巴非特有一定的相同理念,似乎也能解釋他為什么會出手了。
確實,相比較其它喜歡掙快錢變現的互聯網公司,藍星科技早期發展階段即便能賺錢也堅持長達三年的時間分文不賺。
算是當時互聯網界的一個另類。
同樣在九月中旬,藍星科技集團的全球執行副總裁張博文召開了一場媒體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集團公司再次發布面額高達200億美元天價的3A級企業債。
利率和上次一樣,同樣也是為期五年。
其中22億美元,約合150億元人民幣在內地發債。
另外178億美元則是面向境外發債,歐洲占37億美元,剩下的面額則是面向華爾街的資本財團。
這件事情一經披露便在資本圈引起了轟動,而不少的吃瓜網友對于羅晟的操作表示完全看不懂,藍星科技不是有24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了嗎?
作為上市公司,這些都有披露,所以普通吃瓜網友能知道也很正常。
既然這么有錢了怎么還對外瘋狂發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