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羅晟只能通過超算進行理論上的逆向開發了,好在他有上一世的關鍵記憶。
其四,即便逆向開發成功了,然后呢?
一臺先進的光刻機設備所需要的七八萬個零部件、技術難題、產業鏈國產化程度問題呢?
就說光刻機的核心構建之一——物鏡系統。這個玩意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國的CarlZeiss公司能夠生產、供應光學鏡頭系統。
索尼花巨資注入CarlZeiss,為其光學影像部門研發、制造優秀的攝影、攝像鏡頭產品,但所有打著“Sony”標志的Zeiss鏡頭產品,都是產自“索尼CarlZeiss鏡頭”的亞洲工廠。
而真正意義上的德國原廠鏡頭,場地依然在歐洲,也即是說,CarlZeiss制造的高素質鏡頭剝離、鍍膜原材料,依德國法律規定完全禁止出境。
由此可見,即便作為民用消費級的攝影鏡頭都被如此嚴密的保護起來,那作為光刻機物鏡系統的光學鏡頭又是何等保密級別的存在也就可想而知了。
物鏡系統知識光刻機的三核心之一,其它各類處于相關各國嚴格技術保密、專利禁止轉讓級別的產品、知識產權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對光刻機進行逆向開發所要面臨的一系列技術壁壘。
羅晟忽然意識到,即便他把光刻機的技術全都搞定,擁有完全成熟的理論技術體系了,但是制造環節反而是要面臨最嚴峻的問題。
這玩意涉及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光靠自己一個人或一家公司去打通圍繞光刻機設備的供應鏈,羅晟有信心可以實現。
但問題是得花費時間呢?十年后?十五年后?
顯然,羅晟不可能等這么長時間,就算他想等,老美也絕對不會給你這么長的時間來發育。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條途徑了。”羅晟暗暗的說道,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那就是找國家,尋求國家的支持,讓國家出面在幕后牽頭全國范圍內找一支能打的光刻設備產業領域的企業隊伍送過來聽候調遣。
讓內地其它一些高科技企業參與進來各司其職,打造一個國產供應鏈體系出來,相比較一個人一家公司去干,能縮短90%以上的時間。
羅晟結束思考旋即說道:“小娜,電話聯系微木。”
不一會兒,機房里的外音傳來了秦微木的聲音:“有事?”
羅晟直接了當的說道:“你安排一下行程,明天我要去趟首都,你順道也跟著來。”
電話另一端的秦微木驚訝的回道:“好,我馬上安排,但是去首都做什么?”
羅晟言簡意賅的道:“內參。”
……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