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對于這種吹捧早就免疫了,也沒什么表情。
不過“鯤鵬計劃”的技術人員也不是吃干飯的,羅晟麾下的科學家都是這個世界上智商頂尖的群體,他們很快就想到了潛在的問題,只見一位工程師發言道。
“這樣一來,藤壺、貝殼等海洋生物聚集在容器表面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新問題,為了避免海洋生物聚集在容器表面導致不必要的損失,我們應該要盡快想一個使用加速表面水流和光滑涂層的解決方案。”
羅晟點點頭:“不錯,由于光滑涂層的采用,污垢、細菌等無法在容器表面堆積也就使得海洋生物不會在容器表面聚集了,盡快找到解決方案,應用在三期實驗。”
眾人旋即進行備忘。
過了一會兒,研究員說道:“此外就是容器散熱的問題了,‘鯤鵬計劃’目前已經經歷了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利用內外雙散熱格柵的方式進行海水交換以解決設備散熱的問題,但是外部的格柵很容易因為海洋生物的堆積而出現故障,此次我們回收的六個吊艙,有兩個直接掛掉了,剩下的幾個也不大樂觀,原因就是這個。”
羅晟問道:“找到解決方案沒有?”
研究員點頭說道:“已經找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在一年前通過海底數據中心表面的攝像頭就已經發現了,第二階段的方案已經取消了外部交換格柵,采用海水吸入的方式來保證散熱效果。雖然這個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并且保證散熱的高效能,但是海洋生物也會因此進入內部格柵而堆積。”
停頓片刻,研究員立馬補充道:“不過我們也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在格柵內部的管道都覆蓋了極為光滑的涂層并且設備中配上電解產氯的設備,其產生的氯氣足以殺死海水中的細菌生物,并且由于氯氣可以很快的溶于海水,因此不會對海水造成污染。”
與會的研究員們都是逐一認真且詳細的回答BOSS的一些疑問,不敢撒謊,因為和別的不懂技術的老板不一樣,羅晟本身就是技術大佬,問的問題都是相當專業,且深切要害,說謊是分分鐘就被發現。
所以開發進度到哪就是哪,不敢隱瞞也不會夸大其實。
羅晟滿意的點點頭,旋即問了最后一個問題:“關于海水壓力問題呢?”
研究員說道:“海底的水壓很可怕,鯤鵬技術團隊經過多重考慮最終決定將這套設備設計為圓形。因為任何矩陣形都會由于海水壓力的問題導致損壞,而圓形結構可以盡可能的有效降低壓力。”
“根據回收的吊艙檢測報告顯示,已經可以實現170米深度安全運行,并且極限深度為330米,但是測試過程中部署的深度僅為100米且涂層而言厚達75毫米,第二階段已經大幅度提高其性能,實現290米部署深度且涂層厚度僅為19毫米。”
臨時的研討會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鯤鵬計劃”的進度讓他非常滿意,比預期的要提早了半年。
目前,海底數據中心的研究不僅僅是藍星科技這個開創者在闊步前行,后面也有了一大批的跟風者。
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在云計算服務領域大規模的歐美科技巨頭也把這個視為重點的研究論證課題,似乎業界達成了一個默契的共識,藍星科技要搞的,一定要去搞一搞,至少也要開個課題論證研究研究。
被同行瘋狂摸著過河,羅晟也沒辦法。
他為什么能夠成為國民心中的偶像和驕傲,他的公司為什么能夠如此知名,為什么會被廣大吃瓜網友封為“大主教”這樣的頭銜,就是他正在一次次引領科技界的風潮,背后一大群跟隨者模仿,而且都是以前鼎鼎大名的科技巨頭。
目前在國內這樣的牛人,只有一個,就是羅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