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空頭來說,藍星科技股價最低也只能跌到零,最大下跌空間僅為384.82美元。
由于做空風險巨大,玩空頭游戲的大多數是做短線交易、快進快出的專業投資者,空頭大鱷們之所以讓人膽戰心驚也是因為其龐大的資金鏈和快速的反應速度。
就在今天,華爾街對藍星科技集體逼債,張博文最近也是忙的不可開交,眼下對于集團公司來說是把債務清償了。
雖然是惡意抽貸,但法律并沒有限制,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個賬沒辦法賴掉,那就還錢唄。
做生意,講究個誠信是最重要的。
不過700多億美元的現金周轉也需要時間,華爾街給了藍星科技25天的期限,而且只要美鈔,不要股票或其他不動產資金。
這個其實也是當初的鍋,當時借錢的時候羅晟并沒有在合同寫這一條,反而寫的是只拿現金交易,那個時候的華爾街巴不得用BTC股票交易。
羅晟也不是萬能的。
不過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外界根本不知道他在五大行哪里囤著500多億美元,只要羅晟開口,錢立刻到位。
同時國資辦那里也有800億美元資金枕戈達旦,同樣是只要羅晟一開口,錢立刻到位。
交易的形式就是國資辦拿800億美元來買藍星科技的股票,而買的股票正是之前回購的股票,現在作為“庫藏股”放在公司的呢。
更別說羅晟家族基金也有1500億美元的資金作為最后的王牌、底牌蓄勢待發。
羅晟實在是想不到這場資本大戰自己怎么輸?
華爾街向藍星科技逼債的目的就是為后續的做空行動加大渲染氣氛。
相比較做多買進去等一只股票上漲從中賺漲幅不同的是,做空正好相反,就是覺得一家公司不太行,所以就賣出,然后賺它的跌幅。
像時下華爾街上百個空頭基金或機構做空藍星科技,但是他們手頭顯然又沒有公司的股票,于是先從市場上持有有藍星科技股票的機構賬戶借來股票賣掉,當然這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別人才肯借。
但也不是暗搓搓賣了就完事了,還要昭告天下。
于是就有了先前查諾斯公開質疑藍星科技各種問題,同時華爾街逼債緊隨其后。
這些操作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尋找認同感”,一旦市場上的其它投資者認可這些觀點,那么也會跟著做空藍星科技,那股價就會下跌,而空頭機構賺到的跌幅就更大。
藍星科技如果下跌到他們認為合理的位置之后,再低位買回藍星科技的股票還給之前出借給自己BTC股票的機構。
如此,便是一個完整的做空過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