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資辦攜6000億元人民幣成為藍星科技集團最大股東、五大行低息貸款3560億,總共9560億元流動資金換匯成美元進入藍星科技的消息傳出來之后,媒體和業內人士都如同炸了鍋的螞蟻一般。
鋪天蓋地的報道讓人應接不暇,網上也是熱議不斷。
“國家終于出手了!”
“嘖嘖嘖,業內人士估計得羨慕瘋了,試問哪家私營企業能有這份待遇?”
“講道理,這段時間真是看的熱血沸騰,每天刷新聞想看看最新情況,追一部好看的劇都沒有這么期盼后續的內容。”
“聽說索羅斯也在這次做空的名單之中,而且是其中的領頭鱷之一。”
“哈哈,15年前就慘敗了,這次還來,真以為我們是東南亞那些蕞爾小國呢?”
“之前都唱衰藍星科技,說什么已經撐不下去了,這個消息拋出來那些空頭炒家估計人都傻了,9560億軟妹幣,1400多億美刀。”
……
10月23日。
藍星科技集團于今日對外公開發布了2012年Q3財報。
審計數據披露顯示,三季度總營收289.7億美元,凈利潤51.27億美元,營收和利潤繼續呈“雙管齊下”的趨勢,符合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單純的以這份審計財報的數據來看,毫無疑問這仍然是天文數字,全世界能夠創下如此業績的公司只手可數,當然不能算是失敗。
可如果拿藍星科技集團去年全年營收2030億美元,凈利潤720億美元的輝煌數據相比,這份財報無不在說明集團公司的業績萎靡的速度之驚人。
但這并非是公司本身經營不善的結果,而是因為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
簡單說被耍流氓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Q3財報披露的信息當中有一點備受矚目,那就是大中華區市場的收入于本季度創下了150.6億美元,占比達到了52%,這是藍星科技集團首次國內營收過半,且超過了海外營收比例。
歐洲成為了第二大業務市場,本季度營收達到了109億美元,雖然同比數據和環比數據都明顯下降了不少,但歐洲市場起碼沒有丟掉。
就在藍星科技發布Q3財報之后的第二天,就在媒體和不少的專家預測這場做空將以華爾街空頭大鱷黯然收場畫上句號的時候。
一股更猛烈的風暴把這些預測者的下巴都刮歪了。
事情從10月24日這天,白宮舉行的一個記者招待會時,記者向白宮發言人提問如何評價近期華爾街與藍星科技之間的資本大戰。
白宮發言人當場指責大洋彼岸不遵循市場行為。
嗅覺敏銳的人意識到這場資本大戰還遠遠沒有到收場的時候。
10月25日,華爾街的做空機構在游說方面可謂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了北美當局一項650億美元的臨時預算經費,瞬間戰斗力爆滿,這讓覺得已經塵埃落定的旁觀者們看到這一消息眼球、下巴驚掉了一地。
事情已經完全朝著遠超意料之外的局面發展了。
因這一消息的影響沖擊了全球市場,美三大股指當天全線重挫下跌,不過藍星科技集團的市值依舊堅挺在五千億美元檔位。
表面上貌似是一家科技巨頭與華爾街的空頭大鱷們進行資本大戰,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雙方背后也有巨佬在互扳手腕。
這已經不再是一場單純的做空大戰這么簡單了。
顯然,這場神仙級別的斗法讓全球的投資者倍感擔憂,未來的市場走勢進一步充滿了不可預測性,股市行情遭受重挫是最直觀的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