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高盛公司的保羅·沃森回答道:“這是一家于今年注冊于開曼群島的國際投資銀行,注冊資金150億美元,如果不是因為HIIB成為了藍星科技此次募股行動的獨家承銷商而浮出水面,恐怕沒人注意到。”
喬治·索羅斯擰著眉頭注視著保羅·沃森:“你說什么?150億美元的注冊資金?怎么會有這么龐大的資金規模?股東身份查明了沒有?”
保羅·沃森說道:“就明面上的信息來看以私募基金進行持股,HIIB的56%的資金來源是北美的一些私募基金,28%來自歐洲的私募基金,11%來自亞洲的私募基金,余下來自其它地方,我們調查了部分私募基金,幾乎都是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其中66%的私募基金是在今年成立的。”
說到這里,查諾斯突然十分肯定的說道:“該死,這些私募基金恐怕也只是擋箭牌,既得利益者藏在更深處。”
保羅·沃森點頭道:“沒錯,隨著我們深入調查發現,多重機構交叉持股復雜到完全沒有頭緒,甚至……華爾街的一些投行似乎也有部分的股權互換交易在里面。”
顯然,對方并不想讓人知道幕后的主人到底是誰,而這根本沒法查清楚,華爾街的投行那么多,底下業務員眾多,還有那些基金經理,他們也要為基金創造利潤沖業績,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多了去。
這些基金其實都是羅晟家族基金旗下的信托產品,從家族基金創建的那一天開始,就不斷的開戶注冊,最早的已經有六年了,最新成立的三個月前都有,直接注冊的總共多達8800個私募基金賬戶,就更別說間接控制的了。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但在場的空頭大鱷們堅信HIIB投行一定跟羅晟有著密切的關系。
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查諾斯掃視著眾人,說道:“諸位認為藍星科技這次能夠融到資金嗎?能融資多少?會有多少賬戶認購?”
眾人面面相覷,并沒有人立刻上來應答。
這個問題不止是查諾斯在琢磨,在場的人都在琢磨。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看,藍星科技這次公開募股活動是不可能融到一分錢,稍微有點風險意識的都能看得出來現在去認購BTC發行的新股和把錢直接燒掉沒有什么區別。
進去=套牢。
可問題就出在這里,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行的,難道藍星科技的高管層不明白嗎?可正在發生的事實卻是藍星科技偏偏在這個時候一反常態的實施公開募股。
結論不難得出,這里面肯定是有貓膩的。
在場的大鱷們絞盡腦汁的分析著試圖找到其中的規律,否則心里選擇的石頭就落不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正裝的男子急匆匆進入了會議室,這動靜引得正在沉思的大鱷們紛紛迅速循聲望去。
“諸位……藍星科技集團在東八區凌晨四點半的深夜于官網發布了一條消息,該公司披露了此次公開募股活動大獲成功,此次239億美元融資計劃獲得了2500個賬戶機構高達6.3倍之多的超額認購,實際認購金額為1507.2億美元。”
隨著進入會議室的男子匯報完,空氣仿佛都被瞬間凝固了一般,全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呆滯的如同雕塑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