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2年1月份的常鑫信息科技公司,其業務則主要集中在物聯網設備的芯片整合上,該公司主要研發高性價比的Wi-Fi、藍牙雙模芯片,未來可被廣泛應用于平板電腦、攝像頭、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等細分領域,而其軟硬件一體化的開發理念也正是我所看重并看好它的地方。”
“對了,常鑫的創始人是從蔚藍海岸實驗室走出去的,我很高興,也很期待他能在新的事業里闖出一片天來,作為他曾經的老板,我會感到驕傲的。”
此時此刻,靈鵲云和常鑫兩家初創企業的創始人就在大會現場,聽到被以前的老板和偶像現場實名翻牌,心里也是頗為激動。
好吧,實際上他們都沒有與羅晟面對面交流過,要不是本次創投峰會,羅晟可能都不一定認識他們。
畢竟,旗下各大企業的員工總數加起來,如今已經奔著六七十萬去了,不認識也很正常。
“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領域,這12家初創企業當中占了5家,它們涵蓋了從算法到處理器再到方案整合的多個人工智能細分領域。”
“其中Avaamo公司來自西雅圖,主要致力于開發語言處理、語音合成算法,其核心研究的神經網絡技術能夠讓人與人工智能進行多倫對話并執行復雜任務,目前該公司的客戶群已經迅速拓展到了金融、電信和醫療等多個領域。而這與創始人莫諾此前的營銷部門出生不無關系,他曾于2006年加入藍星科技市場部門任職,到2011年已經升任北美片區副總裁,客戶也遍布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又是你公司旗下走出來的高管?
與會的觀眾們不少都微愕了片晌,想想也釋然了,羅晟旗下的幾家公司里,任何一家都是人才濟濟。
“另一家獲投的Syntiant公司成立于去年的6月中旬,該公司除了開發能夠自主決策的神經網絡算法之外,同時還在研制可適用于小型化電產品的配套AI處理器,因此該企業的技術研發重心也更加側重于芯片在超低功耗環境下的高效運行。”
“剩下的三家公司Fictiv、Gamalon和瑞威技術則都是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為不同領域的企業級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Fictiv的核心業務方案是體現在對客戶工作流團隊的協作優化上,團隊成員可以在該軟件上進行原型設計,標記實時價格并受到生產部門的實時反饋,從而提升產品的迭代效率,目前藍星科技、蔚藍海岸、藍思半導體以及雄芯電子都是該公司的重要客戶。”
場下的一些IT從業者簡直羨慕極了。
只要傍上羅晟的大腿,就等于是給創業啟動資金、給業務訂單,一整套內循環機制之下就能起飛,這就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舞臺上的羅晟按動了下手里的小遙控器,巨幕上出現了創始人的照片。
“Fictiv創始人戴維·克雷斯畢業于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在成立這家初創公司之前,他曾在藍星科技創新工坊從事用戶大數據分析工作。”
好吧……
又是你前員工出走去創業,然后回頭找自己的老東家投資。
這與藍星科技內部制定的“部門公司制”有著莫大的關系,員工想要出去單飛?沒關系,母公司不但不會阻止你,還會鼎力支持你、扶持你能盡快起飛。
這套“部門公司制”也是目前很多大集團流行的模式,不得不說的是,羅晟始終在科技界和商界引領這潮流,身后是一批又一批的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