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怨聲載道了,紛紛喊話當局如果不準公司與藍星科技合作就裁員,要么當局給公司補貼。
沒辦法,過高的成本必然導致競爭力的缺失,最典型的就是馬萊西亞本土的電商公司PrestoMall與外來者的亞馬遜公司之間的競爭。
亞馬遜公司雄心勃勃的進軍東南亞市場,覺得很快就能搞定這塊市場,光頭貝佐斯豪言半年就能占領這片市場。
結果臉都被打腫了,尷尬的不行,到現在本土的PrestoMall公司開始起飛了,兩個財年近200%的增長率把亞馬遜遠遠的甩在了身后,如今又接入了藍星科技的解決方案,競爭力無疑進一步的提高。
不少人其實已經知道了羅晟的戰略意圖,藍星科技開拓新興市場經濟地區的戰略,其中一條主線就是幫助當地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然后和發達國家地區的企業競爭,從而倒逼發達國家地區的企業回流而向當局施壓。
同時,這一舉動也能得到新興市場經濟地區當局的鼎力支持,在這種“利他主義”的互惠互利戰略下,獲得當地的支持是毫無懸念且情理之中的。
所以藍星科技到第三世界新興市場都是廣受歡迎。
“邊緣計算其實就是要通過在本地或是小型網絡環境中部署服務器,來就近對物聯網設備提供算力支持,從而進一步降低AI云計算的接入成本。”
“在智能云計算方面,藍星科技今年要為全世界的開發者們推出兩款全新的‘云編程工具’,第一款叫IntelliCode,這里面內置的AI能夠讓開發者在編程過程中提供智能化建議,從而改進代碼質量并提高生產力。”
碼農一聽表示眼前一亮,好東西啊。
“而另一款名叫LiveShare的軟件則允許多名開發者實時在藍星科技集團旗下的編程環境中協同進行代碼的編程和調試工作。”
“在智能邊緣計算服務方面,藍星科技則選擇了旗下的開源云平臺,并推出了配套硬件設施,從而使得第三方物聯網設備開發者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將其技術運用到自家的產品之中。”
說到這里,陸琦帶著淡定的表情卻一本正經的炫耀道:“在這之中,我們今年要推出的PKB和PBB兩大項目是藍星科技在Star-IoT-Edge技術引以為傲的殺手锏。”
“其中,PKB是一款小型深度學習傳感器套件,內嵌了包括藍星科技旗下新一代深度傳感器在內的多種傳感器,結合了藍星科技的邊緣計算的架構服務,可被用于處理計算機視覺任務中。”
“而PBB則是一款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平臺,其中的核心計算設備是機器學習專用芯片,得益于這類芯片的物理特性,開發者可以自行編程定制這一芯片功能。”
藍星科技也開始深度布局底層架構了,這讓硅谷科技巨頭們感到極度不適,這是越打壓越要做?
還是說打壓的力度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