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羅晟貓在了自己的私人辦公室里親自完成了這個星港樞紐的建造設計,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搞定了。
當然,這是因為有小娜的輔助,很多設計基本上羅晟給出量化數據指標,然后是小娜根據導入的數據自動生成結果。
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強大之處,突出一個效率。
港口的設計倒是次要的,有小娜的輔助,效率那叫一個快。
相對來說,最大的技術難點還是開發一套成套的團建運行控制指揮調度系統,不過這恰恰是羅晟最強項的領域。
夜以繼日的奮戰了半個月,羅晟靠著自己一己之力開發了一套全世界最先進的指揮調度控制系統。
……
是夜,羅晟還在他的私人辦公室工作。
“小娜,建立一個新的索引文件。”羅晟琢磨著補充道:“全自動化碼頭所用的岸橋、軌道吊和AGV設備與震華重工合作制造,指揮調度控制系統與申港旗下的海波合作……”
如此一來,整個碼頭的“大腦”與“機體”就都實現了完全的國產化了。
小娜把羅晟的吩咐逐一進行備忘。
“恭喜主人,您在港口科技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隨著林家縣星港碼頭投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國品牌、華國制造、華國服務、華國標準都將創造世界第一。”
羅晟失笑道:“你真是越來越人性化了蛤,溜須拍馬這套從哪學來的。”
小娜:“(#^.^#)”
羅晟:“預算規模算出來了沒有?”
小娜:“算出來了,按照您的設計要求,星港樞紐中用地面積242萬平方米,設計年通過能力初期為450萬標準箱,遠期為700萬標準箱,共建造8個集裝箱泊位,深水港碼頭岸線全場7千米,需要47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預算規模。”
羅晟:“四百多個億,不便宜,但也不是很貴。”
這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碼頭,也不是局部意義上的自動化,全場無人,全系統只能,24小時全天候運作,世界最大的單體全智能化碼頭,全港只需要8名工程師就可以全面運作起來。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全智能化自動化碼頭,在全球也是屬于技術前沿,羅晟這一次讓華國又在一個領域站在了世界技術的巔峰。
羅晟:“小娜,和隔壁新加坡的港口對比一下競爭力。”
小娜:“星港碼頭一旦投入使用,費用相對于新加坡的港口將會降低70%的成本,工作效率也會提升40%。”
羅晟愣了一會兒:“費用能降70%?效率能提高40%?那我可以宣布新加坡的航運事業退出歷史舞臺了,沒有任何活著的可能性。”
成本直降70%,傳統意義上的碼頭哪有什么生存空間,十死無生的節奏,要是遠離星港碼頭還好,可兩者的距離只有短短的不到200公里,對于跨大洋動輒上萬公里路程的船舶來說,不到兩百公里真的是太短了,而選擇靠在哪個港口停泊補給,幾乎可以用腳投票。
新加坡的幾大港口真的是降價死、不降價也是一個死字。
而這樣的一個智能化的港口,也必將會引領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