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羅晟面向觀眾帶著舒緩的語調發言道:“我們真的非常高興能把這款產品帶入市場,其實超級工廠的建造比產品的制造要困難得多,工廠的整個量產流程的難度和價值其實是被遠遠低估了的,這真的很難。”
“造一輛原型車其實并不困難,但是大批量的進行量產就是另一回事了,量產真的很難很難,我們的國際友商特斯拉公司這么多年始終不能解決量產問題,他們已經推出好幾款車型了,但至今為止沒法大規模量產始終被市場詬病,希望馬斯克能夠快點解決產能問題,我可不會等他。”
此話頓時引得全場的觀眾哄笑聲一片,一些歐美媒體尤其是北美的媒體記者,聽了莫名的扎心,心中怒而無處可使。
一位在場的消費者樂道:“大主教真的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話怎么聽都是棉花里藏針,更是殺人誅心啊,友商=敵人=嫩死他,哈哈。”
旁邊的好友跟道:“得了吧,特斯拉好歹被大主教點名了,說明也是認可特斯拉這個競爭對手的,而國產品牌連名字都不提,這才是最傷人的。”
“額,竟是無言以對,好在蔚藍電動汽車是國產牌子,其它的品牌讓他們去死吧,不用指望了,期待蔚藍海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新王登基!”
與此同時,舞臺上的羅晟仍然接著前面的話往下展開,說道:“很多人腦子里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百公里提速1.65秒,1888馬力,超500公里續航里程……如此卓越的一款車型理應翻十倍價格才能交付到消費者手里才對,為什么能這么便宜實惠?”
說著,羅晟自問完了又自答:“我們靠三樣法寶,第一就是創新技術,技術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得以讓我們擁有定價權;第二是我們的營銷模式,摒棄傳統銷售模式,采取單體直營店的方式,消滅賺差價的中間商惠及消費者;第三規模化的量產,這里我主要介紹量產。”
“量產很難,比起設計一款車型,整合生產系統并能實現大規模量產才是真正的難題,有一個好的產品相對很簡單,但大規模生產才是真正的難題,不過我們做到了,所以我可以底氣十足的說,我們比特斯拉牛,因為我們做到理他們十年都沒有實現的壯舉。”
現場的粉絲頓時興奮的跟著起哄歡呼:“喔喔喔~~”
這波節奏帶的,讓關注發布會的成千上萬的人感到熱血沸騰,驕傲自豪。
羅晟:“我們的申城超級工廠未來將會匯聚大量的人才和自動化生產設備,預計將會有3萬名員工,這么多人需要三班倒的工作形式,整個工廠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人與機器設備的集合體,尤其是我們今后會不斷在生產線上引入一系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技術創新的問題,驅動我們不斷創新的最大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我們不希望我們的產品是非主流小眾的,而是每個人都能消費得起的,在賣的貴和賣的多這兩個問題上,我們選擇后者。”
此話一出頓時又一次收獲了無數的掌聲和歡呼聲,真可謂是名利雙收,羨煞同行。
不過有趣的是在國內媒體和國內的消費者們無不獻上熱烈的掌聲時,在場的一些外國面孔卻都跟吃了癟一樣,一些外媒記者面無表情,也無動于衷。
不過沒有人在意他們,也不會有人關注他們,因為這里是華夏大地。
恰恰相反,在場外國人一臉不爽的表情只會讓鼓掌歡呼的人看到了心里更爽,然后外國人就更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