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威尼克在憤怒之后終于冷靜了下來,然后把A**L公司的核心層高管全部叫來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而且特意避開了A**L的一些股東,諸如三星、英特爾、抬積電這些公司派駐的董事。
“2500萬美元?世界上最精密的高端光刻設備賣出這種白菜價?他瘋了嗎?”
“蔚藍海岸想要收回1000億美元的研發成本要等到何年何月?”
“質量絕對很差。”
會議室里,幾個得知消息的高管也是非常震驚,此刻都你一句我一句的滔滔不絕。
皮特·威尼克非常苦惱而又無奈的道:“這不是質量問題,華國的規模生產效應、配套優勢和龐大市場這三個方面決定了不降低質量的情況下生產成本就是可以這么低,華國人就是靠著這種優勢打垮了國際競爭者,你們忘記‘平衡車’的故事了嗎?他們竟然賣出160美元一臺還有利潤可賺。”
這玩意剛剛問世的時候,售價可是高達5萬美元,當時買的人應該也是腦子有問題。
這就是規模生產、配套優勢和規模市場的體現,轉化為無與倫比的國際競爭力,華國的很多企業就是靠著這三樣法寶在國際競爭中所向披靡,打垮一個又一個的國際競爭者,從而讓華國制造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各種與別的國家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國。
事實上,A**L公司內部很清楚,光刻機是壟斷+高科技的暴利產品,本身的生產成本是多少他們是最清楚了,A**L公司自己的極紫外光刻機即便賣2000萬美元一臺也是有利潤可賺的,只不過不會那么暴利了,這是客觀事實,什么純手工藝都是扯淡。
英特爾、抬積電這些廠商早就計算出了極紫外光刻機的生產成本了,并且給出的評估價大約是2000萬美元左右相對合理,但是A**L公司壟斷了該設備,只有他能造,也就掌握了國際定價權,英特爾這些公司即便是A**L的股東也沒辦法,采購光刻機還是得老老實實交這么多錢。
利潤這個東西跟生產成本、研發成本即便有關系也不是核心要素,真正影響利潤的核心是國際定價權,誰掌握了價格,誰就有利潤。
紫星光刻機一出來,意味著A**L公司將失去對光刻機的國際定價權,改為由蔚藍海岸為其重新定義價值,賦予新的價格。
最要命的是,蔚藍海岸甚至可以無視光刻機設備的利潤,這才是讓皮特·威尼克感到絕望的地方,蔚藍海岸一年時創收2500億美元,光刻機設備的那點利潤羅晟也許真的就看不上眼,更在乎的是光刻機設備對整個蔚藍海岸的戰略意義,而不是指望這款設備掙多少錢。
即便翻被賣2億美元一臺,市場擺在那里也不過是是200多億美元一年,對于蔚藍海岸來說還不到公司全年營收的十分之一呢。
不在乎這點利潤,不代表沒有利潤,蔚藍海岸是一家大集團公司,羅晟從來不會看公司某一個業務板塊的利潤表現,那會被局限在一個很小的格局里,而是看整個集團公司的整體利潤表現。
也許紫星光刻機的研發就是個賠錢貨,但因為紫星光刻機的愿意,使得蔚藍海岸其它的業務起飛了,公司更有競爭力了,這就是賺,只不過利潤是從別的版塊表現了出來而已。
顯然,掌握國際定價權才是根本。
皮特·威尼克忽然堅定不移的說道:“諸位,A**L正在經歷公司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因此我建議并向董事會臨時提案,全面開放極紫外光刻機的授權合作,我們可以把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賣給華芯國際等華國廠商,賣給任何想要的客戶,解除一切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