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的一位高盛董事直言道:“當局肯定會阻止羅晟這次私募活動,必然會挨個的警告那些機構投資者,甚至威脅。”
勞埃德說:“當然,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然后呢?有用嗎?當一個人鐵了心要把錢送出去的時候,你是無法阻止的。”
操作空間太方便了,“套娃”是資本運作的傳統藝能了,一筆資金經過幾番流轉,最后總會到達它想要去的地方。
甩鍋也是人類的傳統藝能,比如挪威養老基金,明面上可以響應北美的號召,各種答應不參與羅晟的私募活動,但你總不能阻止人家做其它的資產配置的交易行為吧?
那這里面就有太大的操作空間了,有一萬種手段間接把錢送達羅晟的手里。
歸根結底還是羅晟效應形成的聚錢效應,資本是跟著利潤走的,而資本現在越發堅信并認可羅晟能夠為其帶來利潤,全世界的投資者都迷信這一點,這十年來凡是懷疑他賺錢能力的投資者,現如今無不拍斷了大腿,悔青了腸子。
羅晟如今再一次發起號召,大吼一聲要帶領大家伙賺大錢,想搭上這趟財富班車的都抓緊時間,超時不侯。
勞埃德再次說道:“阻止不了的,現在的富人階層已經流傳這么一段話,如果說自己手里沒有一筆資產是交給羅晟的資產管理機構打理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投資,把錢給羅晟打理已經成為了精明投資者的一種象征和標榜,以此引以為傲,見鬼!”
說著,勞埃德兩手一攤,表情透著一股無言與無奈的樣子,與會的其它人也都是苦笑連連。
富豪精英階層這也能攀比,而是這就是事實,哪個富豪說自己手里有一筆資產交給羅晟的旗下機構在管理,會覺得倍有面子。
尤其是一些突然暴富的人。
已經坐入高盛董事會的保羅·沃森看向勞埃德說道:“那高盛要不要……”
話道一半戛然而止,但所有人知道他后面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問高盛公司要不要上車。
勞埃德毫不猶豫肯定道:“當然要參與,作為華爾街最頂尖的投行機構之一,高盛如果錯過這班車,那還算是華爾街最精明的投資行家里手?”
眾人:“……”
勞埃德一副又當那啥又立那啥的口吻補充道:“不過,不能太直接了,雖然羅晟不會拒絕甚至會熱情歡迎,但我們還是要面子的,這事情保羅你去辦,高盛拿80億美元參與。”
保羅·沃森:“Okay。”
對于這些頂尖資本機構而已,他們并不太看中收益率,當然收益率是越高越好。
但真正在意的是資產的對沖保值,求的是一個穩字,對于頂級資本來說,到了他們那等財富基數,只要不虧本真的就是在大賺。
而這個穩字不是在于財富本身,而是能夠確保他們能夠長期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地位不動搖,不會從這個階層跌落下去。
不僅僅是高盛,華爾街其它資本機構也都在上演著又當又立、嘴上不要但身體卻很實誠的劇情。
明面上還在死斗,一副不共戴天的樣子,背地里已經開始真香了。
這其實并不沖突,華爾街跟羅晟不對付那是一點也不假,但也不會跟錢和利潤過不去,上車就意味著旱澇保收,甚至能夠實現可觀的利潤增值,對于資本來說,有這一交易前提,再大的仇和怨都不值一提。
資本沒有仇和怨,只有無盡的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