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晟聽到這話不由得哄笑且連連點頭:“哈哈,這沒問題,我窮的就剩錢了,‘星箭20S’的研究經費不但要向NASA的SLS看齊,還要猶有過之,SLS預算每年20億美元起底,20S的預算我給30億美元每年,怎么樣楊老,這個數目夠你花不?”
無他,惟錢多爾。
與會的管理層聽到這話心里連連大翻白眼,暗暗腹誹道:聽聽這是人話么?
不過話又說回來,大家發現也沒法反駁羅晟這話,他身上現在最不值錢的當屬是錢這個東西了,這就是擁有“鈔能力”的男人么……
楊建安聽到這個數字不由得遲疑了片刻,說道:“這么多……有點多了,要不了這么多,剛剛我只是開個玩笑的。”
關鍵是,這并不是太光彩的事情,科學家們也是有脾氣的,甚至是小心眼,在自己的專業上也是喜歡較勁,楊建安也是知道SpaceX的獵鷹火箭研發經費才用了5億美元,這樣的資金利用率確實高效的很夸張。
羅晟笑道:“那楊老你報個價吧,你說多少就多少。”
聞言,楊建安琢磨了片刻,說道:“減5億吧,每年25億美元預算應該夠了,能省就省吧,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天知道以后還會要多少錢。”
與會的一位高管心道:“不,楊老您錯了,大BOSS手里的錢基本上和大風刮來的沒多少區別。”
羅晟當即拍板:“好吧,25億美元每年預算,就這么定了。”
盡管開源數據的決定在討論過程中出現了分歧,但最終的結果還是達成了一致共識,最關鍵的楊建安都支持羅晟這個決定了,其他人就更沒有理由反對了。
……
五天之后,星箭國際的熱度已經有所退卻,但羅晟開源數據共享全世界的消息發布到星箭國際的官網上之后,再一次于當天重回世界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版面。
一時之間,媒體界、航天界無不為之震驚。
火箭這玩意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尖端技術,是國家級別的力量投入才能玩得轉的,而且是高度保密的核心高科技。
私營企業造火箭,這在大部分人眼里應該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羅晟不但想了,還把它給做出來了。
現在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他不但做出來了,還在剛剛做出來之后就把數據開源共享給全世界,這種在大部分眼里都應該是高度保密的核心技術就被他這么大大方方的公布到了全網,誰都可以一覽無余的查閱、研究甚至應用都可以。
簡單的說,就是我把答案已經面向全網公布了,你們直接抄作業就可以了,簡單省事不說,最重要的是省錢。
開源的這些數據那可是幾百個億的規模燒出來的成果。
星箭國際發布消息已經聲明,公司旗下公布的開源數據,全世界所有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或私人都可以免費研究和應用,星箭國際不會收取任何知識產權授權費用。
有了這份聲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放心大膽而不用擔心將來會被星箭國際起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