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可是羅總沒有打款給我們,這批設備都很貴,而且還有些要到歐洲去采購才行。”
聞言,陳信想訓斥他的助手一頓,但是忍住了,說:“那就先用公司賬面流動資金去辦,你還擔心老大會坑我這點錢不成?想替老大辦事的人沒有一千也不下八百,他把這件事情交給我去辦是對我信任和器重,知道該怎么做了?”
別看陳信是個大大咧咧的有點反權威的年輕九零后,但也是個會來事也很懂事的主兒,腦瓜子聰明著,雙商都很高。
而他的助手也不是榆木腦袋,一聽這話頓時悟了,連連點頭:“明白,我立刻就親自去處理。”
陳信這話,他的助手也飛快的聽出了一語雙關的味道,現在這事情交給自己去辦,也是對自己的信任和器重。
如果連這都悟不到,那今后就別想往上爬了。
另一邊,曹俊輝也收到了消息,并沒有怠慢這件事情,立刻把這件事情安排好了,金主爸爸得伺候好嘍,不能怠慢,不過是跑個腿的事情。
況且這不是一般的跑腿,是有無形的好處在里面,這說明與羅晟的關系要比其它創始人不一樣。
關系這個東西非常奇妙,在商海混的個個都是人精,都能從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里面判斷出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在這個現實的社會,辦一件事很多時候都是看人下菜的。
隨著華昌科技和博創科技在醫博會首日便一舉打響名氣,在業內迅速傳播開來,除了產品本身足夠的卓越之外,尤其再加上曝光了羅晟神奇光環的加持,這個名字的影響力再一次得到了完美詮釋。
一時之間兩家新面孔企業成為了醫博會最大的贏家,名利名利,名已經出去了,利還會遠么?
果然,隨之而來的便是客戶訂單已經在來的路上了,當天下午便有10家醫院以及獲得醫療器械營業牌照的經銷商來到博創科技下單,一口氣直接下了5萬條手臂或腿部假肢訂單,這筆單子假肢22.5億元人民幣。
不過有意思的是,陳信在合同里面有一條特殊附加約定條款,就是合作方只能賺取最多15%的利潤,超過利潤將終止合作,他創立博創科技研究仿生假肢最初的夢想就是希望給截肢者提供廉價的產品。
而目前博創科技雖然拿到醫療器械經營資質也可以為市場供貨,但產能還無法提高,自己的銷售渠道網也沒有建立起來。
這筆訂單就已經把公司今年的產能給包了,按照這個趨勢下去,接下來這款產品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現象。
畢竟,比市場上的其它假肢產品在價格上低了10倍,同時在性能上秒殺,可想而知這競爭力有多彪悍了。
由于供貨不足,必然會導致價格被市場抬高,被中間商賺取了差價,這顯然違背了陳信創業的初衷,他的短期應對策略也是簡單粗暴,誰要是抬高價格就不給他供貨了。
這么任性是因為目前為止,博創科技的無與倫比的競爭力,能夠為市場供貨的就只有他一家。
不過,陳信也知道這不可能從根本上抑制產品被炒高從而被中間賺走大筆的利潤,因為這違背了經濟活動里面物以稀為貴的基本邏輯。
中間商總有辦法抬高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