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個交易日里外資已經連續凈買入超過了22億元人民幣,三天前正好是羅晟和華爾街的資本大佬們展開了內部的視訊會議。
外資無腦力挺、無腦看好啊。
而雄芯電子的發展,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已經崛起成為了與抬積電、三星這些半導體巨頭處于同一梯隊的存在了,已經是實現了從落后到追趕持平。
現在這波操作,怎么看都是要發起超越并領先友商的架勢,而且來勢洶洶,要挑翻行業老大自己上位。
加上疊加了羅晟的神奇光環,友商直接就虛了。
全球各大半導體代工大廠都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商討分析太空制造業下的芯片制造的優劣勢,得出的結果是在太空工廠造出來的芯片更有競爭力。
半導體工藝水平即將達到物理層面的極限,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就不得不從別的地方尋找突破口了,而雄芯電子現在已經選擇了,其給出的答案是發展太空制造業。
事實上,不僅僅是芯片代工廠虛了,而是整個國際半導體產業都跟著虛了。
一旦雄芯電子把廠搬上去,那么華國剛剛成型的獨立半導體全產業鏈會不會跟著集體升級?會不會陸陸續續跟著雄芯電子的腳步把廠搬到太空上面去?
這不明擺著的,肯定會。
那未來,還能不能與之競爭?
這是全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而且越發的憂慮,資本市場還在煽風點火放大他們的焦慮。
接下來,有趣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了。
兩天過后,以三星電子為代表的幾家國際半導體大廠在這個節骨眼上派調研團來訪問星箭國際,因為羅晟壓根就沒有找過他們,整的好像有意讓國外半導體廠商排除在外。
一招欲擒故縱反而讓他們急了眼。
于是乎就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的可能性,想要把廠搬上去,這些大廠的想法很明確,一是真的不想落后,二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雄芯電子在做的事情甭管那么多一定要跟一跟,不怕跟錯了,就怕對了沒跟上,最終被擠出賽道那才是要了親命。
跟錯了頂多虧損一點錢,但是對了沒跟上,失去未來的賽道,可能不久的將來連公司都沒了。
勞倫斯·馮科等華爾街資本大佬都是看在眼里的,看到那些半導體國際大廠一個個排著隊,急不可耐的去給羅晟送錢也是直呼內行,關鍵是這些人壓根都還不知道這一切都是羅晟在操盤全局。
……
(Ps:最近在整理后續大綱,給番外篇起了個開頭,然后寫嗨了一口氣碼了三章外篇都停不下來……[抱臉笑哭.jpg],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主角還是羅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