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西方世界是斷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紐約加州這些發達地區憑什么要補貼鐵銹帶?紐約加州肯定反對。
值得一提是,羅晟旗下的各大科技公司已經沒有稅收優惠了,之前給的優惠政策在到期之后截止,不再給新的高科技稅收減免優惠或其他優惠,甚至有些領域一張A4文件紙就給增稅。
雖然談不上打壓,但顯然是因為羅晟的幾家公司掙的實在是太多了,導致財富過分的集中。
富人再有錢也不可能一天吃三十頓飯,不可能一天開三十輛車,錢再多都是無法流動起來的“死錢”,而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這駕馬車就靠超巨型企業了,中小企業死的死傷的傷,等于對沖了。
那么拉動經濟的核心力量,就是投資和消費這兩架馬車了,尤其是消費。
羅晟倒也不需要上面點醒,自己就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畢竟弄死了那么多中小企業是不爭的事實,在整體增量不明顯激增的情況下,旗下的企業業績大增往往意味著其它企業的接連倒閉。
雖然這些倒閉的中小企業并不是被羅晟旗下的大企業直接殺死的,但是當RMB錨定物從美元逐漸脫鉤并轉而錨定在高科技產業身上的時候,羅晟旗下的產業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是毋庸置疑的。
伴隨而來的是RMB的狂暴升值,間接殺死了中低端制造業的中小企業。
RMB的升值是必經之路,只要這個國家想要實現高科技轉型,升值之路就躲不過去。
一些低附加值的制造業放出去就放出去了,利潤不高的產業能放就放,讓其它新興市場國家接收就好了,只有涉及到國防事業,以及一些沒有就玩不轉的會被卡脖子的核心產業要死死地抓住在手里,哪怕不賺錢沒利潤也要從別的地方補貼抓住。
至于低附加值的制造業,造螺絲釘這種工作就放出去得了。
華國的普羅大眾們如今通過藍星科技、蔚藍海岸這些高附加值企業繳納天量的稅款,再經由國家財政調撥,間接實現了全民福利的穩步升級。
失業了?沒有工作了?那就不工作唄,直接福利補貼不是更香么?
或者工資減少了,或者不增加,但隱形福利上去了。
不工作的福利,最典型的就是快遞行業了。
這個行業從最高峰超300多萬人的規模在短短的近三年時間里銳減只剩下130萬不到了,并且還在加速降低。
與之相反的是,送快遞的大白機器人激增了200多萬個單位。
那些“失業”的快遞員并沒有鬧事,他們在享受生活,要么在旅游遠行,要么愜意的曬太陽,要么沉浸在虛擬世界里,因為有大白機器人在幫他們賺錢,不怕沒飯吃。
股神巴非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將一直工作到死。
顯而易見,快遞小哥睡覺的時候都有大白機器人幫助他們賺錢,只要不追求極盡奢侈的生活也確實不需要工作了。
智能機械革命開啟以來之初,大眾對待這個新事物的時候,就像初戀女友等男友,怕不來又怕亂來。
但這幾年來,親眼見證快遞行業、外賣行業等已經開始變革的行業領域的現狀時,大眾的心里已經徹底轉變了觀念:不怕它來,就怕它不來,甚至可以隨便來。
羅晟給了普羅大眾一個美好的期盼,而且是可預見的期盼,不怕機器人搶工作,而是期待機器人趕快來搶工作。
正因為如此,華國經濟不但沒有崩盤,反而以一種超乎所有信奉教科書本本主義的經濟學研究學者預料的結果,以無比強勢的方式實現了高科技的成功轉型。
今年出爐的GDP統計數據登頂世界之巔,最大的意義是意味著這個國家面向高科技轉型宣告成功了。
……
(Ps:在引用股神的名言時,俺的心里就很不服氣,找到一個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就膨脹了?很牛筆么?不見的吧,俺都已經實現了夢都在賺錢了,睡覺能賺錢算什么,俺膨脹了嘛?最近挺苦惱的,在夢里掙的錢都頂十個股神的身價了,但就是取不出來,誰知道怎么取出來俺分一半給他……
皮一下,另外報告一下番外篇的進度,昨天開始到現在已經寫到第八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