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寧缺不停打著呵欠,揉著有些發澀的眼睛從他的房間里走了出來,明顯昨天夜里沒有睡好,桑桑更是頂著兩個比膚色還要深的黑眼圈,看模樣比她家少爺還要緊張幾分。
禮部有專門接送備考生的馬車,但因為寧缺要戴著桑桑同去,所以選擇租馬車單獨前去,車行的馬車知道這位主顧的身份,不敢怠慢,半夜就已在巷口待命,所以他們主仆二人出了老筆齋,便馬上動身向南進發。
羅毅并沒有和他們一起去,而是等到他們離開后,他也離開了。誰也不知道羅毅要去哪里。
………………
在一條河邊,一位老人坐在一個大石頭上,在他旁邊是一輛牛車,一頭老黃牛拉著,而在他們前面,一個腰間掛著半個水瓢的人真在忙著給老人做飯。
也就在這時,羅毅的身影出現在了這里。
“夫子,好久不見!”
…………
在東城時還好,馬車一入南城便變得寸步難行,此時正是黎明的黑暗時,寬敞的朱雀大街上顯得有些陰暗,被數百輛馬車塞的死死的,天空中飄著微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數不清有多少車輪在移動,有多少馬蹄在惱火地踢著雨水。
禮部接送備考生的馬車當先放行,拿著入院試憑證的考生馬車也在城門軍的指揮下,艱難地擠出一條血路,沿著鼓樓沖著朱雀門的方向排成了一條長龍,今日的長安城書院備考生是最重要的人物,那些參加開學大典的各部衙官員甚至是王族親貴的馬車,都被擠到了旁邊,至于那些買了入場門票準備去看熱鬧的富商書生們,更是被毫不客氣地趕到了最后方。
考生比官員重要,比那些能為帝國帶來稅收的富商們重要,這看上去有些不可想像,但就是事實,而且看那些安靜的華貴馬車,和面色如常的隨從護衛們,可以想見過往無數年間,書院開學時都是這副模樣。
寧缺和桑桑坐在車廂中,時不時掀起車窗簾角看看周遭的動靜,略有些緊張焦慮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當馬車終于駛出長安城南門,順著寬敞官道向著南方那處仰之彌高的云中高山進發時,他甚至有了心情欣賞景色。
春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但那處陡然從河渭平原間拔起的高山卻不受絲毫影響,因為山峰之前一片清明,而山峰更是在雨云之上,初升的朝陽投射出的光輝,被山崖反射,向世間灑出片片光芒,感覺十分溫暖。
車行細雨之中遙望前方朝陽下的山峰,寧缺的心情驟然變得極為平靜,不知道為什么,他覺得那里有很吸引自己的東西,有自己很喜歡的某種味道。
長安之南,大山之下,便是書院。
正是那座經歷千年風雨,始終沒有名字,比大唐帝國歷史更為悠久,為大唐和天下諸地培養了無數前賢名臣,并不神秘但近乎神明的書院。
也正是寧缺費盡千辛萬苦,一定要走進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