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如今的江都郡,可謂政通人和。
也因此,李逸之在民間,集聚了極高的聲望。
在清剿完境內的盜匪后,李逸之便逐一巡視了各縣,體察民情。
他發現大片的荒地都在開墾,很多地方都有安置流民的營地,看來薛鎮和高守義這段時間沒有偷懶,他的各個政令都被執行了。
剛返回揚州,薛鎮和高守義兩人便前來迎接了。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原本白白胖胖的兩個人,如今卻是又瘦又黑了。
李逸之贊賞道:“不錯,這個月你們的努力,本官都看在眼里了。此前的事情一筆勾銷。同時,日后你們倆的俸祿加五成。”
薛鎮和高守義長出了口氣,感覺渾身輕松了,不用再提心吊膽的被事后算賬。
李逸之道:“不過,雖然此前的事情一筆勾銷了,但你們卻也不可懈怠,還要加大安置流民的力度。如今天下,戰火紛飛,大量的流民涌入江都郡,我們必須及時安置,以免出現民亂。”
高守義為難道:“太守,安置流民沒有問題,只是如今的府庫中,已經沒有多少錢財了。接下來我們不說安置流民,恐怕是這個月的官員俸祿,都發不出來了。”
李逸之皺眉:道:“怎么會沒錢了?本官記得,當初清點府庫的時候,可是還有著四十多萬兩銀子。”
高守義快哭了,忙道:“太守,屬下等人絕沒有半點貪墨,實在是我們的攤子鋪得太大了。僅是流民,我們這個月就收攬了近十萬人。就更別說清剿盜匪,這花錢簡直是如流水啊!”
薛鎮也哭喪著臉,說道:“太守,如今我們揚州收攬流民的名聲已經傳播了出去,可以預見,將來必定有更多的流民前來,到時候如果沒有銀錢安置,則大禍不遠啊。”
李逸之神情凝重,流民用得好,自然可以繁榮地方;可要是用得不好,分分鐘就是各種起義,江都郡根本經不起折騰。
可是,他卻不能夠阻止其他地方流民的前來,這有違他的武道信念。
因而,李逸之必須堅持下去,至少要堅持到秋收后。
因為安置流民,官府并非是無償的,而是把各種投入折算成銀錢,借貸給流民的。等流民有了收成后,再按期歸還,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否則,再豐厚的家底,也經不起折騰。
對于銀子,李逸之并不缺少,先不說和宋家合作曬鹽的分成,就說丐幫經營的產業,如今也逐漸發展了起來。
不說多,每個月的收入幾萬兩還是有的。
可是,這些銀子他卻不能夠直接補貼到太守府,否則宇文化及一個奏折,向楊廣參他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搞不好就是牢獄之災。
“看來,錢莊的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并且這也是一個契機。”
李逸之暗思著。
既然不能夠直接給,那么就弄出個錢莊來,把他的銀子借給江都郡官府,并依次為契機,光明正大的扶持錢莊發展。
有了錢莊,再想辦法獲得錢幣鑄造權,那他日后就不用再為銀子煩心了。
想到這里,李逸之對兩人說道:“銀子的事情,本官自有打算,這個你們不用去操心,全力安置流民就可。”
高守義和薛鎮忙應諾,躬身一拜,道:“是,太守。”
雖然最初的時候,他們是攝于李逸之的兇殘,才不得不臣服。
可是共事一個月,他們是真心被李逸之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心悅臣服。
他們曾經也有過夢想,也擁有激情,只是逐漸在這個官場中墮落,而如今的李逸之,正喚醒了他們曾經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