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完百美堂,眾人再次回到客堂,飲茶閑聊。
先是聊著書畫、然后聊到了江湖之事,最后聊到了天下大勢上。
“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隋廷是氣數已盡。隋失其鹿,天下逐之,然而便觀天下各方勢力,雖然看上去皆有逐鹿天下之象,但實際上,卻不過是秋后螞蚱,蹦跶不了多久。”
李世民侃侃而談,說道:“先說如今最強的瓦崗寨,自從李密擊敗張須陀之后,瓦崗寨似乎就有了席卷天下之象,但這也徹底激化了李密和大龍頭翟讓的矛盾,日后雙方必然有一場火拼。屆時在洛陽王世充的打壓下,瓦崗寨離衰敗也不遠了……”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眼光很毒辣,也非常具有演講能力,他把天下各方勢力分析的很透徹,最后隱隱點出,最后能夠得到天下的,唯有他們李家。
當然,如今楊廣還在,李家還是隋朝的忠臣,李世民當然不可能說出造反之事,他只是說李家會輔佐隋皇室,重整山河。
宋師道看著李世民,心中暗暗佩服。
他發現李世民所說的,竟然和李逸之當初分析的非常吻合。
如此深遠的眼光,怪不得當初李逸之說,李閥人才濟濟,日后最有可能得到天下。
宋玉致對天下大勢并不關心,她目光不時地偷偷瞄向李逸之,裝著一副不經意的樣子。
候希白不時點著頭,眼神也不由露出佩服之色。
雖然他無意于天下,也無意于功名,但是對于天下大勢,還是很關注的。
因而李世民的一番高談闊論,讓他不由佩服不已。
李逸之只是靜靜聽著,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不是呷一口茶。
對于眾人的反應,李世民一直在暗中觀察。
他之所以如此高談闊論,目的其實是想折服李逸之,好進一步招攬。
只是,令他意外的是,李逸之對他所說的,似乎無動于衷,反應太過平淡了。
李秀寧同樣在暗中觀察,在李世民說完之后,她很有默契地接過話,美眸盈盈地說道:“李太守乃是當世人杰,不知道對如今天下,有什么看法?”
李逸之放下茶碗,他看了眼對面的李世民兄妹倆,心中已經猜到了對方的用意。
從見面到現在,他們兄妹倆就不斷的把話題引到他身上。
無論是稱贊示好,還是剛才的一番高談闊論,無不是在暗示著:我們李閥很看好你,我們也有信心奪取天下,你就跟我們混吧。
李逸之輕輕一笑,嘴角微微翹起,緩緩說道:“李小姐謬贊了,只不過對于這天下,我確實有些小看法。”
“哦,李太守有何高見?”李世民來了精神。
李逸之說道:“高見談不上,只是覺得李公子所說,有些偏頗了些。倒是覺得,各方勢力只要應對妥當,不犯錯誤,其實都是有機會奪得天下的。”
李世民等人都是紛紛一震,目光各異。
李逸之自顧說道:“就比如說隋廷,雖然朝廷威信大失,但是只要皇上幡然醒悟,驅逐朝中奸佞,任用賢才,以驍果軍為根基,還是非常有可能重整山河的。雖說各方義軍勢力龐大,但是卻已經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撼動朝廷的地步。”
“再說瓦崗寨,如果翟讓能夠以大魄力,及時除掉李密;或者是李密,以高超手段逐步架空翟讓,都是可以避免內部火拼的。只要瓦崗寨總體勢力不受損,然后避開洛陽,不與王世充死拼,向南發展,足可以平定南方,然后再攜大勢北上,也足可以定鼎天下。”
“夏王竇建德,此人雖然出身草莽,但是胸有溝壑,而且為人有仁義之名…………”